緊握筆桿 揮灑新年展望

吳季禎以獨特的字體風格書寫春聯,從傳統中迸發出新意。(圖/黃政達提供)

雖然人們常將「年味淡了」掛在嘴邊,不過每到過年,仍不免俗地在門楣、楹柱上,張貼帶有喜氣祝福意味的春聯,縱使時代變遷,春聯依舊是年節前相當具有儀式感的事物。然而有別於傳統的對聯吉祥話,新世代藝術家在春聯內容上展現創作意志,提供別出心裁的新選擇。

從香蕉到透明塑膠球體,吳季禎樂於挑戰各種書寫載體。(圖/黃政達提供)

透過書寫反映當下心境

創立品牌「今晚我是手」的藝術家吳季禎, 用手寫刺繡等不同方式傳遞生活裡的感觸和情緒,將之提煉爲一段段觸動人心的文字。作品當中最爲人熟悉的風格,就是被她暱稱爲「亂寫吧體」的毛筆字,被問到爲何會如此定義自己的字體,她表示,因爲世界寫字漂亮的人太多了,「我比較想告訴大衆的是,文字內容本身才是我想傳達的重點。」

除了字體不走正規的書法流派、全憑自我心性揮灑,所選用的載體也十分創新,不僅在宣紙上寫書法,吳季禎也嘗試蔬果木頭浪板、玻璃,甚至是人體。她笑說創作的人會一直不斷尋找新的媒材,「能寫的我都會盡量去嘗試。」

有意思的是,儘管取材面向多元,但最能和書法產生直接聯想的春聯,她卻直到2019 年才初次嘗試相關創作。吳季禎回憶當時應風格選品店之邀,參加過年前舉辦的寫春聯活動,駐店一個下午現場揮毫。除了接受民衆點菜」想要的祝福語,她也從自己的文字創作中,挑選了「美日美夜」、「願在新年與你團聚,飲一口酒談一夜小心事,只爲暖和彼此的身心」等應景字句來書寫。

2020 年她再度提筆寫下「如夢似幻,真切踏實」,以及「願你我同在那片自由之地」兩幅春聯。如同看見近年國際情勢有感而發, 她手指着第二幅春聯說:「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的人權或自由受到迫害,這句話就會一直存在。」此外,「誠實尊重,無所畏懼」則是吳季禎爲迎接即將到來的牛年所寫,她誠摯地說:「誠實面對自己,尊重所有生命,自然就能夠無所畏懼。」力求活在每一個當下的她,認爲創作其實是反映自己當時的心境,也因此在農曆年末時分,看着全球依舊對疫情束手無策,便想透過書寫的方式來鼓舞社會大衆,同時激發大家透過張貼春聯來表現自己的思想,甚至親自提筆創作,體驗不同於以往的新年儀式感。

傳統祝賀詞之外,新型態的春聯詞彙也能反映社會現況。(圖/黃政達提供)

時間暫停般的臺北限定年味

從小在臺北出生長大的吳季禎,過年就是一家人簡單吃頓年夜飯,沒有大肆慶祝的氣氛,反而是自己搬出來住之後,觀察到室友或朋友多會返鄉過節,從他們身上更真切感受到所謂「過年」這件事。「大家不是常說過年期間臺北就像一座空城嗎?雖然我看街道上還是滿多人的,但可能是平時在身邊的人這時都不在臺北,所以覺得整座城市彷彿散發着一種孤獨感。」

對她來說,年節期間的臺北印象,不是充滿喜慶喧鬧的大紅色調,而是像陰天風景那般濃淡有致的水墨暈染,「在臺北過年特別有這種很遠、很抽離的感覺。」一年匆匆的時光,彷彿在此時停下了腳步,時間暫停的寂靜,是吳季禎眼中臺北獨有的年味。

由於一直以來都在同個城市生活,如果真要形容臺北對創作過程有哪些啓發,吳季禎反倒認爲身處其中的自己很難具體描繪。「形形色色的人都聚集在臺北這座大城市,產生各種碰撞,在此可以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有如繁花盛開的城市滋養了藝術家的生命,即使無法解釋臺北帶給她什麼,但吳季禎強調自己無形中一定是受到這個環境深遠的影響,纔會成爲如今的模樣。

手寫許下新年願望

數位浪潮下,近年反倒興起了一波手寫字風潮。長期以來以書寫創作的吳季禎對此也是樂觀看待,「其實語言和文字就是每個人最原始的自我表達方式,大家只是把這件事『找回來』而已。」永遠都會有更新的流行興起,比起一味接收外界資訊,對她而言, 創作更需要從探索生命經驗、挖掘自己的內在開始。也因此,她漸漸發現大衆在書寫的詞彙選用上,已跳脫傳統制式架構,改爲更貼近生活的語言。字體風格也更偏好個人辨識度的展現,不論是狂野、娟秀、潦草…… 只要能呈現所思所想,便有它的存在價值。

除舊佈新之際,書寫正是新年內化過去成長啓發、重新梳理嶄新目標的途徑,因此何妨提起筆來,揮灑極具個人風格的字體,寫下心中的新年祈願,如此跳脫傳統、充滿自由奔放的春聯風格,想必能帶來一整年的好運氣。

吳季禎曾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合辦工作坊,吸引許多民衆參與自由書寫體驗。(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近年手寫風潮興起,臺北也因而匯聚了多元形式的書寫創作。(攝影/餘梓勤提供)

本文作者:張雅琳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月號636期》)

《臺北畫刊1月號6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