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研究單位剖析東協現況-中華徵信所主編 劉彥甫:千大臺商營收穫利攀峰

中華徵信所主編 劉彥甫

與工商時報合作進行南向臺商千大調查的中華徵信所,20日於論壇上說明本次調查得到的最新結論。中華徵信所主編劉彥甫表示,2022年版東協臺商千大調查總體業績表現亮麗,千大臺商的營收與獲利持續提升,產業則呈現大洗牌現象,建築投資業及光學器材業,首度擠進獲利前十大產業。

劉彥甫說,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東協臺商千大總營收達到6兆1,124億元,連續五年創下新高,營收總額較上一年大幅成長43.02%,成長率也寫下歷史新高。臺商千大稅後淨利首度突破1,200億元,以1,296億元同步創下新高,較上一年成長11.68%,且連續兩年維持兩位數成長。獲利家數則連續四年維持在700家以上,顯示多數東協臺商經營獲利,保持良好狀態。

儘管整體東協臺商千大營收穫利雙創新高,不過,並非所有國家的臺商都有亮眼表現。劉彥甫說,臺商總營收成長的國家,集中在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及澳洲等國;而檢視各國臺商獲利的情況,臺商稅後淨利成長的國家,僅新加坡、泰國、澳洲、印度、紐西蘭,主要顯示各國臺商受疫情影響程度的不同。

本次調查也發現,東協臺商千大出現重新洗牌的變化。以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營運比較來看,製造業的入榜家數達650家,爲五年來的新高,反觀包含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的入榜家數,下降至350家,爲五年來投資家數新低。不過,服務業創下總營收3兆5,626億元新高,遠高於製造業,連續五年領先製造業表現,更佔整體臺商千大稅後淨利的比重高達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