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徵信所公佈前5000大企業 臺積電蟬聯獲利冠軍

▲臺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CRIF中華徵信所今公佈2023年臺灣5000大企業,其中營收由鴻海蟬聯冠軍,獲利冠軍則由臺積電蟬聯。

▲CRIF中華徵信所公佈2023獲利前十大企業。(圖/CRIF提供)

根據CRIF中華徵信所最新出版的「2024臺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結果顯示,2023年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儘管下半年開始營運開始逐季回穩,但仍難敵第1季的大衰退及第2季的低成長所造成的傷害;5000大企業營收總額及稅後純益總額分別僅有40兆5,460億元及3兆5,785億元,較2022年衰退6.05%、17.72%。

其中營收總額中斷連續2021年及2022年兩年創歷史新高的走勢,稅後純益總額則呈現連續兩年獲利衰退。顯示這一波全球產業供應鏈高庫存調整期間,對5000大企業造成的影響很可觀。

CRIF指出,2023年5000大企業營收與獲利雙成長百強企業,其中有兩大特點。第一大特點是,在營收與獲利雙成長百強的結構上,製造業只佔26家,服務業則佔了74家,服務業入榜家數是製造業的1.85倍之多,顯示服務業明顯強過製造業。第二大特點是,消費性產業大幅增長,內需產業壓過出口產業。CRIF認爲這也恰好是反映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的特殊性,製造業受制於庫存消化與訂單遞延效應表現不佳,服務業則因疫情完全解禁及股市上漲帶動內需消費、疫情期間窒息的車市也一併爆發,再加上臺商資金投入房地產,同時政策上對於綠電的需求也大增,帶動電力相關產業,因此造就2023年營收與獲利雙成長百強企業並不以科技電子製造業業爲主的不一樣的面貌。CRIF認爲以營收與獲利雙成長百強企業前20大企業足可印證傳產和服務業的成長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10家入榜營收與獲利雙成長百強的電子製造企業,其產品都直接或間接屬於AI供應鏈的一部份,威盛電子及聯陽半導體也都發展AI PC有自己的定位產品,CRIF認爲這也顯示AI相關應用已經成爲擴大臺灣電子業成長的最重要來源。 CRIF也特別指出,全球供應鏈的庫存調整雖然讓臺灣產業嚐盡苦頭,不過也導引5000大企業對於庫存有更好的控制思維和策略。由於大部份產業供應鏈庫存調整已在2023年底結束,2024年前5個月上市公司32類產業中僅有電器電纜、鋼鐵、油電燃氣業、運動休閒4個產業營收衰退;若單看5月份營收則僅有玻璃陶瓷和鋼鐵產業營收衰退,顯示上市公司營運正漸好轉,也由於AI技術衍生的科技產品將陸續問世,也將帶來新的科技潮,研判2024年5000大企業的稅後純益總額可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