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歐盟7月起對中國電動汽車課徵「25%額外關稅」

▲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多國。(示意圖/CFP)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歐盟委員會12日通知汽車製造商,7月起將向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暫時課徵最高25%的附加關稅(additional duties),預計每年增加超過20億歐元(約新臺幣695億元)收入。

歐盟委員會指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獲得過度補貼,削弱了歐洲對手的競爭力。分析人士預期,屆時實際關稅將介於10%至25%之間,而且此舉很可能招致北京報復。

《路透社》指出,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來自中國競爭對手、低成本電動汽車的挑戰。此前,中國曾譴責歐盟的反補貼調查,呼籲合作並且遊說個別歐盟國家,但沒有完全說明將如何應對關稅。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分析師表示,中國作爲歐盟最大貿易伙伴,2023年向歐洲出口價值100億歐元(約新臺幣3476億元)的電動汽車。

隨着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銷量成長,法國與西班牙都推動政策,向北京課徵附加關稅。不過,德國卻反對這項措施,警告此舉恐怕代價高昂,甚至引爆歐中貿易戰。

除了歐盟以外,美國總統拜登也於5月正式宣佈,將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課徵100%關稅,保護本土汽車製造商,免受廉價進口商品影響。不過,諸多分析認爲,此舉很可能加劇雙邊貿易緊張關係,甚至招致北京報復。

拜登正式宣佈:對中國生產電動汽車「課徵10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