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小寒到!皮膚幹癢大傷免疫 醫揭生活禁忌

小寒到!冬季皮膚搔癢症患者倍增,醫師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外層防禦網,要提升免疫力 ,冬季生活禁忌最好避開。(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天是24節氣的小寒,時令上是冬季最冷的期間。皮膚科醫師指出,臨牀上因爲「冬季搔癢症」而前來求診的病患爲數不少。由於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醫師特別提醒,皮膚是身體最外層的防禦系統,維持皮膚健康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冬季期間包括洗澡、外出、睡眠及飲食的習慣必須正確,尤其3種食物更是少碰。

(圖/健康療天室提供)

皮膚科趙昭明醫師指出,當冬季低溫又溼度不足時,皮膚容易因油脂、水分不足,而在小腿前脛、上臂、腹部、背部等部位,出現乾燥發癢症狀,還可能帶有脫屑、龜裂,就被稱爲「冬季搔癢症」,是一種缺脂性皮膚炎。

冬季搔癢症的患者常常難耐癢感,不自覺一再抓搔,由於天冷導致末梢血液循環不順、體感較差,常常抓出大小傷口,一不小心還可能引發感染。一但皮膚防線出現破口,身體免疫力也易受影響。

●天冷洗熱水澡、泡湯傷皮膚? 醫:溫度與保溼是關鍵

趙昭明醫師指出,天冷沐浴或泡澡時,想用溫度稍微高一些的水溫也是人之常情,但皮膚容易發癢的患者,最適宜溫度是「比體溫再高一點」的程度就好,同時入浴時間不要過久。

除此之外,入浴時更要慎選潔膚產品,最好與夏天時使用的高清潔度品項有所區隔,以具有保溼成分爲首選。同時擦乾後最好能擦上乳液、喝杯水,由裡而外讓皮膚吸飽水分。

●冬季護膚禁忌 5大錯誤認知

不過許多人還是疑惑:洗完澡後的確擦上了乳液,爲何干癢脫屑的情況依舊發生?對此,趙昭明醫師強調,選錯保溼成分、日常生活作息錯誤,都是誘發冬季搔癢症的關鍵:

1.只注重保溼:

已有幹癢症狀的肌膚,若只擦一般保溼乳液,並不能抑制搔癢,選擇具消炎與舒緩搔癢成分的乳液是重要關鍵。

2.過度用力摩擦皮膚:

無論洗澡時或塗擦乳液時,力道都應輕柔,太大力會增加皮膚敏感程度,癢感提升。

3.爲保暖穿上緊身衣 長時間不透氣

尤其衣物若是尼龍、毛料材質或過度緊繃、厚重不透氣,都容易刺激皮膚,加重搔癢不適。

(圖/健康療天室提供)

4.過度吃補、水分不足

冬季進補吃太多、太油膩,同時水分攝取不足,都是引發身體搔癢反應的導火線。

5.睡眠不足

皮膚搔癢的人,通常在白天可以藉着工作忙碌而較忽略的癢感,在夜深人靜時卻會癢得特別明顯,進而影響睡眠狀況,也引發惡性循環,讓搔癢症狀加劇。

趙昭明醫師也提醒,除了日夜溫差、溼度不足可能引發搔癢外,空氣品質不佳也會讓膚質變得更加敏感,使冬季幹癢症患者的年齡有下降趨勢。避開生活5大禁忌,調整生活習慣,就能大幅減緩發作機率,「不痛不癢」安度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