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拿老本配息有轉圜 金管會評估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公積脫鉤

金管會嚴管金控用「老本」(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配息,讓部分業者哀號。 (聯合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嚴管金控用「老本」(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配息,讓部分業者哀號。據瞭解,金管會正對業者建議做評估,最有機會「轉圜」的是,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公積脫鉤,只動用資本公積時,僅需符合財務槓桿條件的指標或是回到各子公司適足率規定,一旦脫鉤,增加業者配息彈性與空間。

金管會上週祭出金控配息須符合四大財務指標,若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公積可脫鉤,以今年8月底各金控財務數字且不考慮「同業平均數值」,看財務槓桿兩指標:雙重槓桿比低於115%、負債佔資產比低於15%及集團適足率高於120%,有玉山金(2884)、永豐金、元大金和第一金等四家金控三指標同時達陣。

若是以各子公司資本適足率來看,依金管會規定,子銀行三種適足率需各加兩個百分點、六家不能倒銀行更高,子保險資本適足率(RBC)需達300%且淨值比3.6%,若依半年報,僅初篩子銀行和子保險來看,有近三分之二、九家金控達標。

金管會上週公佈,金控老本配息條款,需符四大財務要件並經金管會覈准;第一要件是法定盈餘公積需達實收資本額50%,以半年報數字,僅富邦金一家達標。

據透露,有一家金控財務長提兩大建議,一、資本公積與法定公積脫鉤,因資本公積配息如同減資,建議可回到相關規範,只動用資本公積時,僅需符合財務槓桿三指標或子公司資本適足率規定即可。二、財務槓桿三指標中,剔除「同業平均」,因計算當下,同業平均可能還沒出來,無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