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調查:青少年能源知識不足 年紀愈大環保行動力愈弱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天公佈青少年節能減碳問卷調查結果學生年紀愈大環保行動力愈弱。(林志成攝)

金車教育基金會今天公佈調查指出,83.6%的青少年認爲汽機廢氣排放是臺灣空污的主要來源、64.3%認爲核能是臺灣能源的主要來源,但這和事實都有落差,顯然青少年節能減碳的知識有待提升。

針對節能減碳知識,金車基金會在3月份全國12縣市38所學校國小五年級到高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取得2580份有校樣本,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3%以下的抽樣誤差。

調查指出,83.6%青少年認爲臺灣空污最主要來源是汽機車廢氣排放,其次是工業污染(74.5%)或火力發電(65.7%)。不過,青少年的這些認知,與事實有不少出入。

根據環保署資料國內空氣污染細懸浮微粒PM2.5的來源,移動源爲30至37%(柴油貨車居多,小客車客運車居次)、工業源約佔27至31%(電力業、石化及鋼鐵業爲主)、其他污染源爲32至34%(餐飲業最多,其次爲道路揚塵、營建工程、露天燃燒等)。

調查說,青少年認爲臺灣能源比重較多的項目,70.1%認爲是煤、64.3%認爲是核能、36.9%認爲是風力、34.9%認爲是石油。但根據經濟部的資料,臺灣能源比重居前三名的是石油(48.5%)、煤(30.2%)、天然氣(15%),核能其實只佔4.4%、風力發電佔0.3%。

在節能減碳行動方面,年紀愈大愈消極,國小生比國高中生更有環保行動。調查顯示,會隨時使用環保餐具比例,國小生63.1%、國中生41.5%、高中職生33.1%;會自備購物袋的比例,國小生55.5%、國中生34%、高中職生31.3%。

新北市瑞芳鼻頭國小校長陳玉芳說,國小學生很聽話,只要有老師家長帶領,他們就會用環保餐具吃飯及帶環保袋去購物,生活很環保;國高中生的狀況不一樣,因此要他們隨時節能減碳比較不容易。

板橋莒光小國小五年級學生林子歆說,空氣污染這麼嚴重,因爲不少同學都搭摩托車汽車上學,如果大家願意提早10分鐘出門走路到學校,就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