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抗旱稻試種成功!未來五年廣東計劃撂荒地復耕100萬畝

8月3日,陽光明媚,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的田野裡,金色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遠處的青山與藍天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節水抗旱稻在復墾耕地上的應用現場會”正在這裡舉行,助力廣東省糧食增產目標。該活動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華南農業大學、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全國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創新聯盟指導,佛山市三水區農業農村局、大塘鎮人民政府和“雙百行動”鄉村產業發展高校聯盟、華南農業大學節水抗旱稻綠色產業研究院主辦。

節水抗旱稻實現撂荒地變豐收田

廣東是我國人口大省和經濟強省,也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之一。然而,近年來廣東省糧食產能不足,每年大米缺口400萬噸,糧食自給率不足30%,種源創新不足、水稻種植面積下降。撂荒是目前廣東省農業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據測算全省的撂荒地面積達300萬畝,佔比15%左右。大量的水田沒有種植水稻,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水田灌溉條件不足,易受乾旱影響,經濟效益低,農民改種其它作物甚至撂荒。節水抗旱稻的出現,爲廣東糧食安全與可持續生產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節水抗旱稻是兼具水稻的高產優質和陸稻的節水抗旱特性的栽培稻新類型,既可在水田種植,產量和米質與水稻相同,但節水50%,少施化肥30%,減少碳排放90%以上;更可在旱地、撂荒地、山坡地種植,極大地拓展了水稻種植空間;節水抗旱稻生產可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實行“旱直播”或“免耕直播”,投入低,省工增效。相關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3)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

現場觀摩會首先由承辦單位澳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吳堅引導參會者實地考察節水抗旱稻種植現場。本次展示會的項目土地總面積近800畝,復耕前爲香蕉種植園。年初經土地整治復墾作爲水稻田,但因其沙質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犁底層未形成,灌溉條件不完善,無法種植普通水稻。面對這種情況,該公司引進節水抗旱稻旱優73與旱優78進行示範種植。澳農基地現場展示的稻田於4月中下旬分別採用機械旱條直播、機覆全生物降解膜旱直播;大塘村示範品種爲旱優73,採取無人機水直播。兩個示範點均採用節水旱管模式,全生育期只澆灌3-4次“跑馬水”,主要依靠降雨。在炎炎烈日下,不同方式播種的節水抗旱稻均呈現出良好的長勢,株挺葉茂、稻穗齊整,預示着此次復耕試種成功。

吳堅還表示,傳統觀念認爲需要大量肥料才能種出好作物,但是華農發明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給了他驚喜。最終僅使用了35斤尿素和複合肥,便成功種出了優質水稻,這一結果遠超他的預期。相比之下,過去每畝地通常需要七八十斤肥料。

未來3年左右建立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節水抗旱稻綠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夏輝介紹,在研發與推廣節水抗旱稻的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確保農戶掌握配套的栽培技術,以實現高效種植。鑑於節水抗旱稻作爲一項新理念、新產品、新技術,其“旱直播旱管”的種植方式雖然輕簡綠色且經濟效益高,但初期缺乏技術支持可能導致種植效果不佳,進而影響農戶的持續參與度。爲解決這一難題,項目方選擇與企業合作,由企業提供後續服務和技術培訓,確保農戶能夠成功採用新產品並持續受益。此外,項目正致力於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整合農機、栽培和土壤肥料等多方面資源,預計在未來3至5年內,能夠建立成熟的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並使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夏輝表示,在傳統水稻種植中,水淹種植雖然產量高,但會釋放大量甲烷並造成環境污染。通過“旱直播旱管”技術,研究團隊發現可以減少95%以上的甲烷排放,並減少農藥化肥的徑流面源污染。他們也在與騰訊合作,探索將稻田減排減少的碳排放納入市場交易的機制,預計每畝地可給農民增加約50元收益。這一創新方法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還能爲農戶帶來額外收入,推動節水抗旱稻的推廣。

會議期間,大塘鎮人民政府、華農節水抗旱稻綠色產業研究院與澳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三方就成立“佛山節水抗旱稻產業園”簽署框架協議,標誌着節水抗旱稻正式紮根佛山,基於節水抗旱稻全產業鏈創新的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在廣東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計劃5年新增稻穀產量4億公斤

在會上,華農校長薛紅衛指出,農業產業需致力於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有效和高質量的農產品。當前,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農業綠色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華農正積極推動節水抗旱稻等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旨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化肥使用量,並探索與無人機、智能農機等先進技術相結合的可能性,以實現更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和智能化。通過與地方農業局的合作,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試驗,節水抗旱稻技術有望在廣東乃至整個華南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爲當地的農業轉型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節水抗旱稻綠色產業研究院”成立於今年2月,由節水抗旱稻發明人羅利軍教授擔任院長與首席科學家。羅利軍介紹,研究院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新質生產力,從而全面實現水稻生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田增值、農民增收”的綠色轉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與農業生態安全。成立伊始,研究院就根據廣東糧食安全需求,制定了“基於節水抗旱稻的新增4億公斤糧食行動方案”,提出“發展節水抗旱稻,5年實現撂荒地規模化復耕100萬畝,新增稻穀產量4億公斤”的目標。

未來,該院將繼續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培育適合廣東種植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研發配套的輕簡綠色栽培技術,推動節水抗旱稻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因地制宜推廣節水抗旱稻,助力撂荒地的規模化復耕複種與擴面增產,積極探索稻豆輪作、煙稻輪作、農光互補等創新種植模式,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提高土地種植效益,爲發展廣東農業生產的新質生產力貢獻華農力量。

文丨記者 陳亮 實習生 王蓉 通訊員 費思迎圖、視頻拍攝丨記者 潘俊華視頻剪輯丨記者 餘梓濤 實習生 孫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