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蔣經國日記 民進黨成立時蔣經國這樣說

長風基金會今天邀請美國胡佛研究員郭岱君,以以「從蔣經國日記看他的家事國事爲題進行演講。(趙婉淳攝)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今年公開故總統蔣經國日記,胡佛研究員郭岱君今天表示,看完日記就是「苦」字,可發現蔣經國多愁善感、憂國憂民,不但身體帶來痛苦,也常爲家事煩心。面對異議人士,蔣即便不喜歡,仍採容忍態度,在民進黨創黨時刻,蔣優先考量人民國家安定,認爲只要不違背國策憲法,可研議組黨可能性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今年初剛解密蔣經國日記,長風基金會今天邀請胡佛研究員郭岱君,以「從蔣經國日記看他的家事與國事」爲題,一同探討蔣經國日記鮮爲人知的點點滴滴。

郭岱君首先表示,蔣經國的人生分成四階段,年輕時曾到蘇聯生活;後來回到江西,適逢國共內戰,和父親蔣介石轉戰各地;1949年來到臺灣,從事青年工作,投入退輔會,擔任國民黨中常委、黨主席,進而當選中華民國兩屆總統。

郭岱君指出,蔣經國早期在蘇聯的經驗對他影響甚深,促使蔣經國喜愛走入羣衆苦民所苦,且生活極度節儉,而1977年中壢事件、1979年美麗島事件、1984年江南案、1985年十信案等,都可從其日記中看到對他有很大沖擊,促成蔣經國加速改革進程

1977年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丟失4縣市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出現作票,引起羣衆憤慨爆發中壢事件。郭岱君說,聯合報報導於10天后露出,因此不清楚蔣經國是否知道中壢事件,日記中也沒提到中壢事件,但從此次選舉中,蔣經國深切檢討國民黨的作風落伍基層組織腐爛、黨的幹部腐化、民衆把黨視爲壓迫機構等問題,進而讓蔣經國決定整頓黨務

郭岱君表示,蔣經國雖批評反黨言論,但也說要採容忍之舉,他雖認爲選舉勞民傷財,但又認爲不能不辦,明知很困難,但應該做的還是要做。至於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創黨,蔣認爲,此時不能用憤怒,輕率採取激烈行動,應採取溫和態度,以人民、國家安定來處理,組黨只要不違反國策與憲法,可研究其可能性,但要秘密進行。

除了從日記中看到國事如麻外,也可看到蔣經國談到和家人相處點滴。郭岱君說,蔣經國一路走來,只能以「苦」字形容,因爲蔣生不逢時,一生沒有好日子可過,也可以從日記發現他是個多愁善感、憂國憂民的人,與蔣介石的個性完全不同;蔣經國一生爲糖尿病所苦,且長期失眠,晚年更是疾病纏身,也在日記說自己惶惶不安。

郭岱君表示,透過日記可以瞭解蔣經國個性多愁多慮,少有開懷,開懷的日子非常少,最開懷的就是見到外孫俞祖聲;不但身體上帶給蔣經國痛苦,家事也讓蔣經國煩心,從日記中可見到其思念母親、憐惜妻子蔣方良,以及疼愛兒女,可是兒女同時帶給他憂愁,蔣曾形容「處理家事比處理公事難」。

最後,郭岱君強調,蔣經國的功過留待後人評價,從他的日記,瞭解蔣經國對國事與家事的看法,這不是爲了批評或讚揚蔣經國,更不是去探詢政壇八卦,而是希望藉由日記深思反省國家如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