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在地農產與老化現況 龍井「挖地瓜」吸引近500位親子體驗

即便頂着烈日,孩子玩心不減,奮力拔出地瓜。(龍井區農會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龍井區農會16、17日舉辦「消『𫉄』趣」活動,吸引近500位親子來到南寮裡的地瓜田動手挖地瓜,體驗早期農村生活。(潘虹恩攝)

農友開着地瓜採收機翻地讓現場孩子新奇不已、驚呼連連。(龍井區農會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除了挖地瓜體驗,農會將甘𫉄資訊結合闖關,讓孩子邊玩邊學習。(龍井區農會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甘𫉄是臺中市龍井區在地重要農產之一,龍井區農會16、17日舉辦「消『𫉄』趣」活動,2天吸引近500位親子來到南寮裡的地瓜田動手挖地瓜,除了體驗早期農村生活,也透過「從產地到餐桌」帶領民衆認識在地農特產與環境,不少孩子在豔陽下仍玩到捨不得離開。

大肚山土地早期缺乏灌溉水源,主要農作包括甘蔗、甘𫉄和花生,其中甘𫉄以臺農66號以及臺農57號爲主要栽種品種,種出來的甘𫉄因地質關係,口感風味極佳。爲讓民衆認識地方農特產,龍井區農會16、17日舉辦「消『𫉄』趣」活動,除了挖地瓜體驗,也將相關資訊融入闖關,吸引爸爸媽媽帶着孩子,甚至阿公、阿嬤,一家三代週末出遊,來到南寮裡的地瓜田體驗挖地瓜。

現場父母爲孩子穿起外套、戴上帽子,並拿着傳統的「茄芷袋」陪同孩子蹲在田中挖地瓜,而孩子看到農友開着地瓜採收機翻地更是驚奇不已。即便天氣炎熱,孩子玩心不減,開心在地瓜田間跑跳,捨不得離開。來自海線地區的楊媽媽表示,現在孩子較少和農作接觸的機會,但也不可能直接種出一片田,這次則帶孩子來挖地瓜,一邊玩一邊讓孩子認識地瓜的生長過程。

龍井區農會秘書林秀真說,農會並持着「食當季、買在地」的精神推動食農教育,帶領在地居民認識在地農特產。此次活動搭配正值採收期的地瓜,並不僅在地居民可以一同歡度親子時光,外地遊客也能體驗早期農村的原始生活,尤其現在也有許多鄉村已經都市化,相信會是很難得的體驗。

她也說,隨着農地開發加上面臨人口老化及外流困境,甘𫉄種植面積逐漸縮減,農會結合議題規畫活動,與農友的農地結合舉辦,可同步協助農友採收人力出現斷層的困境;農會和農友是最親密的,未來會持續推動系列活動推廣地方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