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助力農業中關村建設暨首都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在京啓動

新京報訊 7月4日,教育助力農業中關村建設暨首都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啓動儀式在北京市平谷區舉辦,62所京內外高校領導和120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會上,發佈了平谷區支持高校師生就業創業系列政策,並將實施高大尚人才培育計劃、“博士農場”創建計劃、優秀項目“託舉”計劃、創業人才孵化計劃、人才安居保障計劃、優秀人才涵養計劃等“六大計劃”,還將在就業創業、資金獎勵、住房補貼、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爲打造高校大學生在京創業安家第一站提供支撐和保障。

接下來的一個月,由1000餘名高校大學生組建而成的236支實踐團隊,將走進鄉村、瞭解農業、貼近農民,用專業所長和青春熱情,開展知農大課堂、助農大比拼、務農大體驗、親農大舞臺等實踐活動。

爲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支持平谷區加快建設一流農業中關村,做實做強農業產教融合新高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和平谷區共同發佈《匯聚首都教育資源助力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工作方案》,將集中力量開展市建共管學校“聚力共建”行動、高精尖中心“科技攻堅”行動、“千人百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行動、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中心建設行動、勞動教育“聚智創新”行動等“六大行動”,匯聚首都教育資源和平谷農業中關村建設優勢,攜手共進,爲平谷加快建設一流農業中關村貢獻智慧和力量。平谷區與教育系統院校和科研院所簽署助力農業中關村建設合作協議。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平谷區設立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中心,將圍繞高質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爲高校創業教育、創業指導、項目推介、融資支持、成果轉化等提供“管家式”服務,打造“培育—孵化—推廣”“研發—轉化—生產”良性循環的工作鏈條,培養高水平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爲加快推進“兩區”建設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於英傑在講話中表示,北京涉農高校高端人才匯聚、科研實力雄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高校服務農業中關村建設、助力新時代首都發展的使命責任,發揮學科資源和科技人才資源優勢,爲平谷農業中關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要用好“千人百村”等“大思政課”實踐活動契機,引導學生髮揚“自找苦吃”精神,強信念、壯筋骨,上好服務鄉村振興的首都特色“大思政課”。

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在致辭中表示,去年舉辦第一屆實踐活動,同學們走村入戶,開展各類研學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年的活動主題更鮮明,將實施課題制,引導同學們聚焦小切口,解決真問題;內容更有特色,打造“村課”“村耕”“村播”“村晚”等活動,彰顯青春力量;機制更靈活,創新校地常態化結對,實現長期結對、深入合作。

當日還部署了“時代新人強國行”首都大學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和“千人百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將發動千支團隊、10萬餘名大學生,聚焦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主題,奔赴首都一線和祖國各地,開展“看發展、講成就、作貢獻”系列活動,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刻感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爲高校主題實踐團隊代表授旗。

編輯 王碩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