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月票上路逾兩週 學者呼籲訂定各縣市KPI

交通月票上路之後使用最多的是捷運(簡立欣攝)

北中南三大生活圈通勤月票昨(17)日上路第17天,累計至16日總運量已近1500萬人次使用。不過交通學者表示,交通月票的政策效益要看的是「購買月票數」而不是總運量,畢竟吃到飽的月票要衝運量很容易;另學者呼籲政府政策上路半年之後要有滾動式檢討,要訂定各縣市關鍵績效指標(KPI),看是否有效地將汽機車使用者轉移來搭大衆運輸,若地方政府沒有辦法達到,政府可能要考慮取消這個區域的月票補助。

根據公路總局統計,到16日爲止約有54.8萬人次加值購買月票方案,包含基北北桃生活圈39.9萬人次、中彰投苗生活圈2.6萬人次、南高屏生活圈12.3萬人次,新增約0.6萬人次。

運量方面,累計至16日爲止,已約有1486.9萬人次使用月票搭乘各類公共運具,前3名運具依序是捷運(含輕軌)734.9萬人次(基北北桃689.6萬人次、中彰投苗10.1萬人次、南高屏35.2萬人次);公車562.1萬人次(基北北桃514.9萬人次、中彰投苗34.9萬人次、南高屏12.4萬人次);臺鐵119.2萬人次。

交通學者李克聰表示,當初交通月票推動的關鍵績效指標,除了有效提升公共運輸運量5%,另一更重要指標是有效減少交通事故死傷人數5%。事實上要增加運量並不困難,只要持月票者多搭車就好,但不代表使用的人數增加,例如通勤族以前只有周間才搭大衆運輸,現在因爲有月票,假日也會用。

李克聰說,交通月票的第二個KPI更重要,就是是否有效減少交通事故死傷人數5%,這一定要靠交通減量,也就是汽機車使用者轉到大衆運輸。如果地方政府沒有辦法到績效,交通部是否要考慮取消這個區域的月票補助,或是訂定罰則。

這是否表示交通月票要有一個退場機制?李克聰坦言,退場機制是應該要有,但實際上很不容易,政府要很有魄力才能做到,「政府現在給補助愈來愈容易,且補助給了也很難收回。」不過既然錢都花了,效益就要出來,至少今年下半年結束之後要有滾動式檢討,看看月票是否能將私人運具轉爲大衆運輸。若用5%除以3年,則平均半年應有0.83%私人運具轉爲大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