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反覆腫脹 竟是多年前「腳踝翻船」害的 重建韌帶有望

腳踝反覆腫脹,竟是多年前「腳踝翻船」扭傷未愈害的,微創手術重建韌帶有望。(示意圖/Shutterstock)

幾乎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過數次扭傷的經驗,但大多沒有就醫,自行冰敷或貼上藥布,讓其自然恢復。只是在舊傷未愈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足踝不穩定,一不小心又扭傷的次數將會大幅增加。當韌帶長期處在癒合不良的狀態,會形成慢性外踝不穩定,傷害足踝健康。

三峽恩主公醫院骨科日前收治40歲上班族劉先生,他從學生時代就愛好打籃球,長年下來多次扭傷,近半年因腳踝前外側反覆腫脹痠痛前來就診。經骨科賴昆鴻醫師檢查發現,劉先生的腳踝鬆動明顯,超音波及核磁共振都顯示前距腓韌帶完全斷裂,故安排關節內視鏡手術,清除軟骨碎片及Brostrom韌帶重建手術,術後經過三個月的復健,不僅疼痛感大減,且已經可以恢復運動

賴昆鴻醫師表示,腳踝扭傷是最常見的下肢運動傷害,其中有75%是外翻扭傷,也就是俗稱「腳踝翻船」,若在急性期透過適當的休息與保護固定,大部分扭傷都可以恢復,輔以一段時間復健,都能重拾原本的運動能力,但不幸的是仍有5~20%的第二、第三級扭傷,因爲韌帶癒合不良,最終衍伸爲慢性外踝不穩定。

賴昆鴻醫師說明,慢性外踝不穩定常見的表現是踝部前外側疼痛腫脹,踩踏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時會有瞬間無力感覺,甚至運動時反覆扭傷的發生。

醫師指出,若檢查後發現韌帶本身已經損壞鬆弛,且受傷已有一定時日,或是經歷六週以上保守治療仍無改善,則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有Brostrom韌帶重建手術以及人工韌帶置換手術。

恩主公醫院賴昆鴻醫師表示,腳踝扭傷是最常見的下肢運動傷害,其中有75%是外翻扭傷,也就是俗稱「腳踝翻船」。(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賴昆鴻醫師指出,近年來微創手術的迅速發展,韌帶重建或人工韌帶置換手術已可以在關節鏡下完成,不僅傷口小、恢復快,且踝關節鏡還可以同時評估關節內是否有其他如軟骨損傷、骨刺、軟組織增生等問題,一併處理讓術後的滿意度更高。

醫師提醒,微創手術後仍需以石膏護具保護一個月,之後再開始積極復健,不僅強化腓骨長肌與短肌肌力,還能加強肌羣間的協調。一般而言,術後三個月後可以恢復輕度慢跑、六個月後可以正常運動。醫師建議若是扭傷難愈或反覆扭傷,可就醫檢視足踝狀況,選擇適合療程積極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