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繪就基層善治好“楓”景
原標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繪就基層善治好“楓”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鞏固農村和諧穩定、羣衆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最前沿,是夯實黨執政興國的根基。60多年前,浙江楓橋幹部羣衆創造了“依靠羣衆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此後“楓橋經驗”紮根基層沃土,從一地走向全國,在具體實踐中拔節生長、枝繁葉茂,不斷增強着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進新徵程,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最大程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持續刷新人民羣衆幸福指數,是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現實要求,也是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擦亮基層善治“金名片”的應有之義。
堅持黨的領導,豐富和發展“楓橋經驗”的時代內涵。基層善治,關鍵在黨。堅持黨的領導是新時代豐富和發展“楓橋經驗”的政治靈魂。新的起點上,一方面要強化黨建引領,堅持把黨的領導與“楓橋經驗”緊密結合起來,從體制機制上強化黨組織對基層各類組織的領導和統籌,把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延伸到基層的每個角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全力推進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不斷增強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羣衆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另一方面,着力突出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將黨建引領社會基層治理工作融入到踐行“楓橋經驗”上來,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共同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走好羣衆路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羣衆路線是“楓橋經驗”的本質所在,是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基本途徑。近年來,全國各地充分發揮羣衆主體作用,強化羣衆“主人翁”意識,引導羣衆積極參與到城鄉基層治理中來,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調、民事民決,共同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在四川,創新推出“近鄰小區”“雲上金頂”“海棠花開”等多元解紛模式,實現從“盆景”到“風景”的轉變;在河南,構建多網融合的立體化社會治理監管體系,推動羣衆矛盾糾紛防範化解日益從“面對面”走向“屏對屏”;在江蘇,推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機制,打造加強訴源治理的“大平臺”……一個個真實、鮮活、生動的“楓橋經驗”案例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既是廣泛發動羣衆參與社會治理的真實寫照,也註腳着億萬百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新機制、新方法的萬千氣象。
拓寬實踐路徑,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楓橋經驗”之所以能夠歷久彌堅,煥發蓬勃生命力,關鍵在於適應變化、與時俱進,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充實拓展。當前,人民羣衆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意願和期盼更高,各項工作任務標準更嚴。面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更要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治理方式,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放眼當下,不論是依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還是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農村治理實現“矛盾不上交”到“矛盾少發生或不發生”的加快轉變,抑或是整合網上網下多方資源,暢通羣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化“治”理爲“智”理、變單一爲多元,推動“楓橋經驗”在創造性轉化中實現創新性發展,我們就能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更好鞏固農村和諧穩定、羣衆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爲大。新的起點上,始終堅持以人爲本、民生爲重,堅持好、發展好、弘揚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我們一定能繪就出“中國之治”的壯美新畫卷,使黨的基層基礎更加牢固、人民的幸福底色更顯厚重。(付雲)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