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張金良:到2027年末力爭爲各類民營經濟主體提供融資規模不少於8萬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希 北京報道
3月25日,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舉辦“助民企 ‘建’行動向未來”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推進會,多家民營企業代表應邀參會。
會議現場發佈了建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年行動方案,並與部分民營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金良,黨委副書記、行長張毅出席推進會。
張金良就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表致辭。他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銀行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民營企業貸款佔比連續六年穩步提升。
張金良進一步表示,建設銀行將持續發揮特色優勢,聚焦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需求。張金良談到了三個“致力於”:一是致力於觸達更廣泛的市場主體,創新科技型企業專屬金融產品,繼續優化產品供給、加強資源保障、擴展服務覆蓋面,到2027年末力爭爲各類民營經濟主體提供融資規模不少於8萬億元。二是致力於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務,爭做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力銀行,聯動股權、債券、保險、資管協同服務,加力推廣“脫核鏈貸”,爲更多鏈上民營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三是致力於與社會各界共建更加完備的服務生態,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強化“投資者聯盟”等平臺建設,提升全球金融服務質效支持企業“走出去”,深化與政府、商會、投研機構、產業基金等合作,擴展民營企業服務半徑,共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
張毅代表建設銀行發佈2025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並進行解讀。張毅介紹,本年度行動方案涵蓋4方面16條措施。
首先,提供更加務實的資源保障,舉全行之力,爲民營企業提供“優先配置 精準直達”的金融資源支持。全力保障民營企業專項信貸資源,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拓維多元化金融服務,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整合集團資源,做好耐心資本的“貢獻者”和“聚集者”。
其次,細化更加精準的客戶服務,針對民營企業差異化需求,提供“場景化+定製式”金融服務方案。要持續提升小微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普惠性、便利性;做好科技型企業“股貸債保租”綜合金融服務;升級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依託全球佈局提升對外資外貿企業的跨境金融服務水平;全力支持縣域和鄉村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第三,建設更加優化的長效機制,強化正向激勵,提升審批效率,建立政策傳導閉環,確保支持民營經濟各項政策直達基層、惠及實體。
最後,尋求更加深入的多方合作,搭建“政銀企”協同合作平臺,積極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貸聯動試點合作機制落地實施,與科技部做好重大科技項目對接,與工信部加強設備更新項目對接,與全國工商聯建立多層次合作體系,推動生態共建和對民營企業的廣泛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