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不夠 商保受限 健保署擬設「第二層健保」

衛福部已委請國衛院統籌,最近將召開論壇,邀請健保、金融、保險等專家與會,研擬「第二層健保」執行方向。記者杜建重/攝影

新藥納入健保平均等待時間超過兩年,而個人醫療保險的實支實付,又受「健保住院」限制而理賠無望,爲此,健保署研議設置「第二層健保」,由政府扮演主導角色,整合現行商保缺失,民衆自行決定是否加購,達到「商保補位」目的。不過,茲事體大且內容複雜,恐數年後才能正式上路。

「健保資源就這麼多,不可能所有醫療項目都納入。」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點出目前困境,她表示,第一層健保就是現行總額體制下的健保,至於第二層健保,用於補足第一層健保及商保的不足,初期朝向「公私協力」,盤點民衆所需的保險,以目前商保並未涵蓋的項目爲主。

衛福部已委請國衛院統籌,最近將召開論壇,邀請健保、金融、保險等專家與會,研擬「第二層健保」執行方向。據瞭解,初步規畫出爐後,政府將與有意願的壽金公司合作,推出「價格低、保障高」等醫療保單。

蔡淑鈴指出,在商業保險的保費結構中,不到五成保費用於醫療理賠,大多是支應保險公司的行政人事費用;第二層健保則由政府出面整合,提升商保的行政效率,並透過風險分攤,擴大規模,爲保險人爭取更多的理賠,而不是現在一張商業保單單件理賠模式。

蔡淑鈴說,隨着醫療科技日益進步,第二層健保需要「動態調整」,再者,如何清楚釐清現行健保與第二層健保之間的界線,「這會是巨大的結構性改革」,複雜程度不亞於當年健保草創時期。

去年健保署盤點核刪「短期住院」,不少癌友商業保單理賠遭拒,癌友陷入「因病而窮」的困境,爲了加速規畫商保補位健保的腳步,健保署積極籌辦「第二層健保」。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澳洲與臺灣一樣,均面臨健保財源不足問題,爲此,強制規定「高所得者須購買商保,不買者須繳交附加費用給政府。」;爲監管保險市場,要求商保不能以病情較重、年紀較高爲由提高保費。

洪子仁表示,想做到「商保補位健保」,目前最大障礙爲病人無法帶病投保,臺灣應仿效澳洲作法,第二層健保投保對象不可排除罹病、有重大風險等,較符合公平原則,況且納入更多民衆,還可降低費率,但須做好配套措施,以免造成醫療階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