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農村重啟古早味 醃漬年節「福菜」獲各界響應購買

嘉縣新港鄉共樂居家護理所今天舉辦「芥幸福,人人皆幸福」,在農曆新年前發表300包古早味年菜成果,吸引地方人士響應購買。圖/新港共樂失智據點提供

嘉義縣新港鄉共樂居家護理所今天舉辦「芥幸福,人人皆幸福」,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李雅慧與據點護理師劉秋滿等人,去年6月讓長輩展現早期農村醃漬「福菜」才能,今天在農曆新年前發表300包年菜成果,吸引地方人士響應購買的肯定。

新港共樂失智據點的負責人護理師劉秋滿,爲讓共同照護據點走出新的路,突破社區長輩只能接受照顧的框架,經中正大學教授李雅慧以成人教育爲核心,根據彼此專長結合在地特色規畫芥菜種植與醃漬,同時協請青銀共生基地營運長張佑在協助芥菜相關產品的研發、製程、包裝與行銷。

「這就是在地過年的古早味!」新住民當家協會常務監事劉秀寬說,醃漬的福菜簡單切一切,炒一下配飯吃,就非常下飯,很有過年氣氛的一道菜,希望大家響應支持老人家的古早味菜餚。

營運長張佑在表示,新港鄉是嘉縣葉菜類的重要產地,這段時間連結農民種植芥菜,並由據點長輩、工作人員醃漬稱爲「福菜」的芥菜,作爲年節的應景年菜。

新港共樂失智據點護理師劉秋滿說,目前已完成300包福菜製作,並接受預訂,許多地方人士紛紛共襄盛舉,願意分享這個有意義,且可以幫助社區發展的事。

教授李雅慧指出,藉此讓據點長輩從被照顧者成爲生產者,這是生產老化最佳的表現示範,可以複製到全臺灣的共照據點,未來芥幸福仍會繼續擴展,除蔬菜種植、醃漬加工外,還需包裝人力及行銷人才,預期將引流更多想要返鄉發展的人才。

綜規處長郭凱迪表示,支持在地產業,透過社區規畫師讓整個場域更爲友善,長者在友善環境中進行熟悉的事情,創造自我價值,發揮在地社區共生創價的效益。

嘉縣新港鄉共樂居家護理所今天舉辦「芥幸福,人人皆幸福」,在農曆新年前發表300包古早味年菜成果,吸引地方人士響應購買。圖/新港共樂失智據點提供

嘉縣新港鄉共樂居家護理所今天舉辦「芥幸福,人人皆幸福」,新科立委陳冠廷到場響應肯定發表會成果。圖/新港共樂失智據點提供

嘉縣新港鄉共樂居家護理所今天舉辦「芥幸福,人人皆幸福」,在農曆新年前發表300包古早味年菜成果,吸引地方人士響應購買。圖/新港共樂失智據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