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建置 光電1度3元不是夢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9日舉行ESG論壇「綠活淨零、領航永續」,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晉出席。(鄧博仁攝)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晉9日在「綠活淨零、領航永續」ESG論壇,與《中國時報》社長兼總編輯黃樹德對談。蔡指出,美國大廠蘋果公司要求旗下供應鏈都要遵循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臺灣必須加快建置再生能源相關建設,一旦無法達標,恐導致業者出走,影響經濟發展。

黃樹德指出,臺灣過去大量使用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後來開始重視乾淨能源、再生能源,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也興起,不過,近年來發生不少事件,也使社會對於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有所誤解。

對此,蔡佳晉表示,其實光電並非外界想像如此昂貴,如果能夠加快施工速度,政府審覈的步伐能夠快一點,光電1度3元是有可能的。但他也坦言,光電業者良莠不齊,就協會角度也只能儘量規勸,但並不影響太陽能發電是未來主軸的趨勢。

蔡佳晉舉例說,蘋果已經要求供應鏈廠商都應遵循RE100,必須提高使用再生能源,甚至完全採用。而對於臺積電來說,雖然蘋果的訂單隻佔3成,但在2030年時,需要多達20GW的電是來自於再生能源,不過,現階段臺灣的離岸風電加上太陽能發電只能提供13GW,其中還有多達7.5GW是臺積電不使用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

他強調,若再生能源發展持續牛步,恐怕會導致業者出走,將廠房設置在其他供應電量可以達標的國家,屆時將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因此加速建置再生能源相關建設,在現階段是勢在必行的。

蔡佳晉也提及,外界質疑在平地設置太陽能發電設備,恐怕將排擠臺灣糧食的生產,但重點是臺灣所有農田並非全都是良田,且農地要做太陽能設施,必須先做環境影響評估,幾乎可以過濾掉所有污染問題,盼望外界不要被錯誤訊息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