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議會通過通學步道人行道改善預算 議員要求落實改善人行空間

嘉市府教育處長郭添財說,市府組跨局處小組分工推動國中小通學步道、人行道改善。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市政府配合中央消除「行人地獄」污名,確保師生通學安全,推動國中小通學步道、人行道改善,議會臨時會上午閉幕,通過市府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預算600萬元,議員王浩要求市府做好校園周邊通學步道,不能有做就好;教育處長郭添財說,市府組跨局處小組分工推動,6校展開工程規畫設計,最早施工的北園國中小,預定1年多完工,結合社區建構美觀通學步道。

王浩說,內政部校園周邊交通改善計劃1年前開始,長期以來,校園周邊因爲沒有完整通學步道,險象環生,6年前家長自發性在圓福街推動標線型人行道,各校共提報16處改善,這次預算審查通過6校規畫設計,各校經費100萬元。

他發現推動過程有幾個問題:通學步道不該只是學校或教育處的事,不能讓不懂得工程校方費力寫申請案,懂工程的局處要協助。通學步道也是人行道,會有「標線型」、「實體型」兩類,他主張設實體人行道,但遺憾看到有些標線型人行道效果不彰。

人行道施作完成後,汽機車違規停車,警方如何有效宣導取締?如何讓學校周邊停車民衆有適合地方可停,過去陽明醫院人行道因佔用就做實體阻隔;,王浩強調,好的通學步道才能保障下一代未來,預算投入要有效,不能只是「工程有做就好。」

教育處長郭添財說,市長黃敏惠重視校園師生通學安全,秘書長組跨局處小組分工推動,教育處編預算,工務處執行工程,交通處劃設標線,共提報中央16處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其中6處展開規畫設計,各校百萬元,北園國中小先施工,不管是通學步道或與社區相關的人行道改善,交通安全是整體的,北園國中小預定1年多先完成做範例,餘6處規畫設計完成後報中央補助執行。

嘉市議員王浩要求市府做好校園周邊通學步道,不能有做就好。記者魯永明/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