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空品維護特優 環保署獎百萬

爲改善空氣品質,嘉義市環保局畫設東市場、共和市場爲空氣品質維護示範區。(嘉義市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本身各項空氣污染排放量在全國佔比不到1%,卻因位處下風處,地理位置相對內陸,深受跨域空污之苦,市府透過「對內整合,對外合作」方式因應,不但讓空品熱區的PM2.5濃度2年內下降21.4%,去年各項空氣維護指標評比,也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評鑑爲「特優」,獲100萬元獎金肯定。

嘉市環保局空氣及噪音管理科長黃中和指出,透過「嘉義市清淨空氣推動委員會」整合局處資源,從「民衆生活圈」做起,推動多項空污減量措施,包括達成全臺第一個100%電動公車營運城市、導入YouBike2.0系統、加強機車納管、畫設東市場、共和市場爲空氣品質維護示範區,公共工程施工前提送空氣污染防制計劃書,落實執行降低施工污染等。

黃中和說,經過一番努力,2020年嘉市機車排氣定檢率86.6%,全臺第一,因加碼補助淘汰老舊機車,高污染機車上路率從2016年7.65%降至今年0.46%,另環保局2018年起在全市密佈200個微型空氣品質感測器,目前5熱區PM2.5濃度,2021年已較2019年下降21.4%,成果顯著。

鑑於跨域空污影響嘉市空氣品質甚鉅,嘉義市持續強化跨域空污治理與合作伙伴關係,包括加入雲嘉南高屏6縣市空品交流協商會、中臺灣區域治理平臺、南部地區空氣污染跨區合作預防應變小組等,與中央、縣市好鄰居聯手抗空污,發揮1+1大於2效果,加大空氣品質改善力道。

獲得百萬獎金,環保局持續用在空氣品質改善和監測,市長黃敏惠指創造世代宜居,環境永續最重要,感謝中央肯定,市府會繼續爲下一代的生存環境打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