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突然確診癌症,我們能爲他們做什麼?

本文轉自:人民網-科普中國

身邊的親人、朋友、熟人難免會有患癌的,我們都不可避免要和癌症病人打交道。特別是作爲天天生活在一起的親人,面對癌症病人,真的想知道: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親人患癌作爲家屬如何應對?

1、弄清這件事最重要,別恐慌亂了陣腳

家裡有人查出得了癌症,很多人恐慌之中亂了陣腳,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作爲親人家屬,這個時候自己得先穩住心,不要病急亂投醫。

恐慌多來源於未知,對不確定的未來的恐懼,克服恐慌的第一步就是要去了解你所恐慌的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弄清楚病情。在做決定(比如放棄治療,比如決定手術或化放療等)之前,一定要跟醫生溝通確認這兩方面的基本信息:

一是他的這個癌症真的確診了嗎?是不是癌症?哪種病理類型的癌症?(抽血或影像檢查不能作爲確診依據,病理檢查纔是金標準)

二是分期了嗎?是幾期呢?(分期不同,治療策略不同,預後不同)

另外,清醒、理性、擁有一定醫學常識和求醫技巧的家屬是對患癌親人的最有力支持,關鍵時刻確實能救命。好的結果,要靠醫生,但首先靠的是病人自己,以及家屬。

2、到底要不要向病人隱瞞病情?

面對親人患癌,是隱瞞還是告知?這是很多人特別糾結的問題。

從疾病診治角度,建議儘量讓病人知曉病情,這樣才能更好配合檢查治療,癌症的治療是個長期的綜合治療過程,瞞得了一時,瞞不了長久。

只要肯稍稍用心的病人,遲早還是會知道病情的,到那個時候受到的打擊反而更大。本來是有可能通過積極治療而治癒的癌症,家屬遮遮掩掩的做法可能讓病人誤以爲自己病入膏肓,更加深恐懼,甚至想不開自殺,實在是太遺憾了。

當然,要不要向癌症病人告知病情,還得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爲了告知而告知,得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性格、宗教信仰、受教育的背景和文化層次水平、心理素質等,視情況而定。

不妨跟主管醫生溝通商議,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全部告知還是選擇性的部分告知。遵從“病人受益最大化”的原則,權衡利弊,怎樣做才最有利於治療和康復,這纔是最關鍵的。

比如癌症早期,治好的可能性大,隱瞞其實意義不大,應該讓病人明白,儘管得了癌症,但早期可以治好,這樣可以增強病人和癌症作鬥爭的信心,也能讓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療。

跟癌症病人生活在一起要注意什麼?

經常有人問,能跟得了癌症的人一起吃飯嗎?碗筷要不要分開使用?跟癌症病人生活在一起要注意什麼呢?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擔心癌症傳染,有的人由此對患癌的親人朋友躲着防着,不敢擁抱,不敢一起吃飯,不敢握手,更有甚者不敢長時間待在一起,生怕待久了傳染上癌症。

其實目前爲止,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癌症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根本不必擔心日常生活接觸會傳染癌症。

家裡有癌症病人到底要不要碗筷分開使用呢?當然儘量分開使用,但這與癌症傳染沒有關係,而是從衛生角度考慮,家裡沒有癌症病人,也應該這樣做。

切記:如果家人或親朋好友不幸得了癌症,請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一起吃飯,握手,擁抱……不要歧視,多給他們呵護和照顧護理,不要防着躲着,別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別給他們帶來雙重的身心傷害。

癌患家屬如何照護好自己?

談到癌症,無一例外,都是在關注癌症患者。這當然是應該的,畢竟癌症患者是直接的“當事人”,受打擊最大,病情發展下去最終可能危及生命。但是,癌症患者家屬由於是“健康人”,他們的“累”“苦”“辛酸”往往被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那麼,長期和癌症病人在一起健康的親人最後會變得怎樣?

一是精神壓力大,精神層面的累。有時就難免會有不耐煩,變得焦躁,這種無形的壓力常常又得不到宣泄。

二是身體壓力大,肉體層面的累。長時間的陪護奔波頻繁往來醫院,照護病人生活作息,跑前跑後,加上精神壓力,很容易就身體吃不消,健康出問題,累出病來。

三是經濟壓力大,社會層面的累。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經濟壓力確實是個現實問題。經濟壓力會加大精神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因此,癌症患者家屬在呵護照顧好患癌親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健康,對自己多一份關愛。

探視病人須知

這裡有幾個事項要提醒大家(包括到醫院探望或到病人家裡探望)。

1、如果你剛好有感冒或流感、新冠之類的呼吸道感染性/傳染性疾病,儘量不要去探望癌症病人。病人患癌後,免疫力下降,很容易遭受細菌病毒侵襲。建議將探視時間延後,或通過電話短信微信之類的方式“問候”更好。

2、探望時間不要太長。別讓好心探望或問候,變成了打擾,讓病人深感無奈和疲累。

3、不要帶跟“治病”有關的任何東西,比如一些保健品或偏方、秘方。這些東西並沒有明確作用,還可能帶來反作用。探望,表達心意即可,比如買束花,不要做干擾治療的事情。

4、不要把聽到的傳言謠言帶到病人、家屬耳朵裡。有人會出於好心,將自己聽來或看來的不靠譜的東西“好心”分享,弄不好就干擾他本來正在進行的正規治療,切記不要“好心辦壞事”。

作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潘戰和

審覈: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