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職通車”推動人才供需“雙向奔赴”

□蘇報駐吳江區記者 王英 朱亞蕾

“專業對口,環境舒適,這份工作我很滿意!”談起自己剛拿到的“offer”,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肖夢堯滿懷期待。在實習半年多後,本月她將正式入職吳江半導體龍頭企業英諾賽科,成爲一名材料質量高級技術員。

這些年來,像肖夢堯一樣,從“家門口”高校畢業,“無縫銜接”到“家門口”企業就業的學子不在少數。2021年以來,超1000名蘇信畢業生在吳江就業。

近年來,爲加快建設高校學子就業首選地,吳江區人社局深入實施“就在蘇州樂業吳江”工程,通過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舉辦校園招聘、強化人才服務等一系列舉措,推動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精準對接,實現人才供需的“雙向奔赴”。

宜居宜業,讓高校人才“留得下”

“我學的是電子信息與工程專業,吳江本地有很多對口企業。雖然我是南京人,但留在吳江工作是我的首選。”回顧自己的求職之旅,肖夢堯用“一路暢通”來形容。

去年11月,肖夢堯通過蘇信學院和英諾賽科的校企合作項目,投遞了簡歷,順利得到英諾賽科的實習“offer”。“光我們班到英諾賽科實習的同學就有三四個,分別擔任良率提升高級技術員、製造高級技術員等。”

實習期間,公司免費的員工宿舍、優美的內部環境、豐富的娛樂活動、齊全的商業配套讓肖夢堯印象深刻。“在這裡工作倖福度很高,等畢業後,我們幾個同學都願意繼續留在英諾賽科工作。”肖夢堯說。

1996年出生的史瑄是揚州人,兩年前從蘇州大學法律專碩畢業後,進入博衆精工擔任法務專員。“當初選擇這個崗位是因爲跟我所學專業相符,工作比較穩定,薪資水平在行業內也有一定競爭力。”她說。

在吳江工作兩年的史瑄,越發覺得這裡是個宜居宜業的好地方。“我家鄉靠着運河,所以我很喜歡吳江的運河和太湖風光。吳江的生活節奏更悠閒一點,很適合我。”史瑄表示,目前她還住在公司宿舍,等過幾年會考慮在吳江安家,長久發展下去。

與上述兩名外地學子不同,吳江平望的陳倪帆的求職訴求更簡單:離家近,專業對口。去年,她從蘇信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通過校招入職震澤的通鼎集團,擔任商務文員。“工作就在‘家門口’,是本地出名大公司,我和家人都很滿意。”陳倪帆說。

3名年輕人,畢業時間不同、故鄉不同、職業不同,卻有一個共同身份——留吳工作者。吳江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吸引他們留下,而他們的加入,也爲吳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鮮活力。

校企合作,讓企業人才“引得進”

臨近畢業季,世界500強企業恆力集團招聘團隊忙碌起來。“校招高峰期,平均一個月我們要參加10餘場招聘會。”該集團招聘主管彭勤芳表示,招聘中,“家門口”的高校畢業生具有許多天然優勢,比如生源質量、專業契合度、人員穩定性等。

彭勤芳表示,招聘季之外,爲進一步暢通企業引才之路,恆力集團與蘇州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蘇州城市學院、盛澤絲綢中專等學校達成校企合作,在人才引育、理論教學、現場培訓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爲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每年,我們與盛澤絲綢中專聯合培養人才近百人,大大充實了公司人才後備庫。”

亨通集團是另一家高校畢業生選擇較多的吳江企業。“在蘇州上學的同學們對這邊的環境、文化更熟悉,希望留下來就業的人很多。我們作爲本地企業,希望充分利用這些人才資源,降低招聘成本。”在亨通集團招聘經理吳堅劍看來,“家門口”高校與“家門口”企業之間開展互動是一件雙贏好事。

亨通集團與蘇州大學、蘇信學院等蘇州高校建立起緊密合作關係,通過實習、實訓、暑期社會實踐等項目,讓學生提前適應崗位的工作內容,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今年校招期間,亨通集團頻頻走進蘇州高校,通過校園宣講會、招聘雙選會等形式,與畢業生面對面交流,吸引他們加入企業。“今年,我們共招聘近50名蘇州高校應屆畢業生,佔到整體招聘人數10%左右,崗位包含研發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及行政、人資、採購等。”吳堅劍說。

企業“主動出擊”,學校“貼心服務”,多維度、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讓優質崗位“職”達家門。針對蘇州高校應屆畢業生,吳江人社局組織開展多場校園招聘會。其中,面向蘇大畢業生的春招、秋招兩場招聘會,共40家次企業參會,提供崗位2000餘個,收穫簡歷262份,其中碩士及以上簡歷199份。去年6月舉行的蘇信學院校園招聘會上,142家參會企業提供崗位3300餘個,收到簡歷1526份,達成就業意向786人。

精準服務,讓高端人才“幹得好”

去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生物學專業的蔡凱加入微康益生菌(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農用功能益生菌板塊首席科學家,從事功能益生菌在農牧業方面的研究及產品開發。工作後不久,經企業舉薦,蔡凱成爲吳江區首位獲江蘇省“卓越博士後計劃”資助的全職在站博士後人員,拿到了30萬元資助。

“吳江的創新創業環境十分優越,人才政策精準匹配到每個符合條件的人。企業和政府部門主動服務,讓我們心無旁騖地在實驗室裡做研究。”蔡凱表示,多樣、貼心的服務舉措,讓他感受到溫暖,他願意紮根在吳江,用自己的研究助力城市發展。

面對羣衆多樣化、多層次的就業服務需求,去年的就業創業服務月期間,吳江區人社局推出吳江區新業態新就業羣體黨羣服務中心、汾湖高新區城司村、盛澤鎮舜湖社區等首批1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通過加強基層就業服務平臺標準化、精準化、數字化建設,推進就業服務端口前置、重心下沉。

吳江區人社局聚焦工業互聯網、高端紡織、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7大重點產業,全新打造“雲端送崗樂業吳江”直播帶崗活動,包括重點企業探崗、重點人羣就業等20場“直播帶崗”活動,努力做到讓工作“觸屏可及”。

吳江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吳江將不斷釋放“最大民生”的溫度、速度和力度,全面營造良好的勞動者樂業安居的綜合環境,助力廣大羣衆在“家門口”乘上“職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