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海南將這樣做→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3月11日消息(記者 譚琦)日前,海南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該意見中提到,海南將通過加強人爲活動引發地質災害源頭管控、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防控體系、加快推進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健全地質災害防治保障機制等多方面入手,2025年底前通過制度建設和工程治理,堅決遏制人爲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增量、減少存量地質災害隱患。

根據2021—2022年開展的地質災害風險普查(調查)成果分析,截至2022年12月底,海南省累計查明1653處地質災害(孕災)點,其中人爲活動引發地質災害1556處,佔比爲94.13%;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97處,佔5.87%;人爲活動已成爲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

海南各級政府將編制本行政區域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將城鎮、人口集中居住區、風景名勝區、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和交通幹線、重點水利電力工程等基礎設施作爲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中的防護重點,並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加強項目管控,規範農村宅基地選址和農房報建。

地質災害治理,預防是關鍵。海南將選取一批威脅人口較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探索安裝普適型監測設備,建立全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防禦平臺,實現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禦管理等功能一體化管理,探索逐步延伸至洪澇等災害協同監測防治,全面提升自然災害綜合防禦能力。此外還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物聯自動監測、三維建模、時空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構建“海洋災害、地質災害和氣象災害”三災耦合下“風險區+流域線+隱患點”地質災害區域風險防控體系。

海南爭取在2035年前,全面建成集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禦避險、綜合治理爲一體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全方位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基本消除存量地質災害隱患威脅。

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