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 拜新丁新枝可望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屏東佳冬六根莊千山公候宮開春至元宵的作福拜新丁納入女嬰,也是全國唯一延用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打造、有146年曆史的福廠,廟方申請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記者潘欣中/攝影

在客莊傳統元宵「作福拜新丁」習俗中,屏東佳冬、六根2村信仰中心千山公候宮(三山國王廟)祈福祭拜場所「福廠」,是全臺唯一延續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迄今146年曆史,3年前爲落實性別平權再開放新生女嬰家長進場「拜新枝」,廟方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已完成訪視,縣府近日召開說明會後送審議,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

屏東縣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說,高屏客家六堆地區「作福拜新丁」,是早年醫藥不發達又是農業社會,家長向神明祈求男丁平安長大,雖然近年新生兒有下降趨勢,但當地依然很重視這項傳統儀式;佳冬六根莊三山國王廟的祭拜場所「福廠」,根據廟志記載是1878年(光緒4年)以大陸福州杉木打造、全木榫接合,是全臺碩果僅存的傳統作福和完福場域。

「福廠」以194片可拆卸式福州杉組成,由莊內耆老志工合力搭建,春節至元宵的拜新丁熱鬧無比,信衆推神轎、吹八音,請全莊6尊神像及10尊無形的伯公入福廠坐鎮,有新生兒家庭帶「新丁粄」入廠祈福,廟方信徒大會3年前同意納入新生女嬰(新枝),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另六堆客家聚落有「做五碗」習俗,用豬內臟做成5種不同意涵的祭品,祭拜下界神明,在藝師逐漸凋零之際,堪稱珍貴的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

楊景謀說,千山公候宮在「福廠」延續146年的作福與完福,是讓地方引以爲傲的文化資產,3年前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文資委員已完成訪視,認爲是六堆作福通例中的傑出個案,且具個別細節特色,廟方也展現維護能力與強烈意願,且隨着性別平權意識高漲更將女嬰納入,透過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思想,讓客家文化能隨時代變化及傳承。

他說,作福迎新丁在客家文化有悠久歷史,家家戶戶重視,透過向神明祈求該年平安豐收、庇佑新生兒健康長大;佳冬鄉有蕭家古厝、西柵門、步月樓、敬字亭、張家商樓、楊氏宗祠、蕭屋洋樓等6處縣定古蹟和歷史建築,被譽爲「活的博物館」,形成帶狀古蹟巡禮路線,盼藉通過登錄無形文化資產,更豐富在地文化內涵。

屏東佳冬六根莊千山公候宮開春至元宵的作福拜新丁納入女嬰,也是全國唯一延用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打造、有146年曆史的福廠,廟方申請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圖/楊景謀提供

屏東佳冬六根莊千山公候宮開春至元宵的作福拜新丁納入女嬰,也是全國唯一延用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打造、有146年曆史的福廠,廟方申請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記者潘欣中/攝影

屏東佳冬六根莊千山公候宮開春至元宵的作福拜新丁納入女嬰,也是全國唯一延用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打造、有146年曆史的福廠,廟方申請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圖/楊景謀提供

屏東佳冬六根莊千山公候宮開春至元宵的作福拜新丁納入女嬰,也是全國唯一延用大陸福州杉木榫接合打造、有146年曆史的福廠,廟方申請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可望爲佳冬「活的博物館」再添文化亮點。記者潘欣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