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選購小百科】空調02:萌新基礎知識手冊

這裡是釘科技【家電選購小百科】的空調篇。上次跟大家聊到了2024年空調的價格趨勢和產品上新方向,做個回顧:輸出功率看,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是1.5匹掛機和3匹櫃機;從性價比考量,一方面,大匹數掛機,比如2匹掛機是可供參考的選擇,對於大主臥、小客廳等格局的適應性也比較好;另一方面,2000-4500元的中端產品可以關注,這部分市場競爭激烈,接近買方市場,可供選擇的品牌和產品都比較多,也有議價空間;新一級能效產品已經佔到銷量的80%,對概念就不必過多關注;垂直新品類方面,可以重點了解新風空調與集成式櫃機,同時可以關注具備除菌功能和智能語音的產品。

小郭是我們一個工作不久、準備成家的小朋友,對選購家電沒有什麼經驗,需要一些普及類的信息,所以我們準備了一份簡易的《萌新基礎知識手冊》給到他,在這裡也分享給各位。

最基礎的其實就三個關鍵詞:類型、匹數、預算。

類型上,家用空調主要有壁掛式、立式、窗式、中央空調等。從整個的市場結構看,壁掛式和立式是主流,也就是通常說的掛機和櫃機。類型的選擇主要關聯面積,也要考慮空間類型、個人喜好等等。

掛機,通常被認爲適用於臥室這類稍小的空間,因爲功率、風量相對小,以1匹、1.5匹多見。不過,近兩年大匹數掛機開始流行,也受到了品牌重視,向2匹掛機在去年的銷量增長就比較可觀,因爲這類產品比較適合大主臥或者小客廳這樣的空間,適應當下的居室結構,同時,產品在普及期,有比較高的性價比。

櫃機,相對掛機肯定是要佔據更大的空間,但功率、風量相對大,因此也更適合客廳,後者工作場景的辦公室、會議室這樣的空間。1-5匹是常見的櫃機功率區間,3匹目前是市場主體。

窗式和中央空調在這裡說幾句,因爲這兩類產品近兩年有一定需求。

窗式空調,此前其實有被淘汰的趨向,原因在於影響採光以及噪音較大。近年的稍稍回暖,是因爲體積小,安裝在窗口省空間;結構簡單,維修成本相對低;另外就是價格低廉。對於廚房這樣的小空間,或者某些沒有通風設備的儲物室等等,是可行選擇。不過,對應來看,專門的廚房空調正在涌現;就通風而言,新風設備也有普及的趨向。

家用中央空調,受到一些朋友歡迎,主要是因爲採用隱藏式設計,不佔活動空間,也更美觀。不過這類產品一方面是適合大空間、多人使用的情況;另一方面購買和維修成本高於掛機和櫃機。

接着說匹數。匹數確實是用來衡量空調功率的重要指標。空調匹數,通常指輸入功率,包括壓縮機、風扇電機以及電控部分的輸入功率。匹數越大,空調的製冷量或制熱量就越大,能夠覆蓋的房間面積也越大。

所以,匹數選擇,主要關聯房間面積。以常見的匹數來說,通常,1匹的空調製冷量大約在2500W左右,適合10-17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1.5匹在3500W左右,17-23平米;2匹在5000W左右,23-34平米;3匹在7000W左右,35-48平米。

除了面積,如果保溫性能較差,或者向陽、高溫需要經常開啓空調,可能需要選擇匹數稍大的。

補充一點就是,線上信息或者線下導購經常會有類似“大1.5匹”這樣的說法,這個“大”或者“小”,主要是說定頻空調。當前的空調選購通常都直接關注變頻產品,這個“大”,意義就不大了。

最後說預算。掛機的價格在1000+,櫃機在3000+。不過,如果是個人家用,不是給經營空間使用,或者房屋出租等等,掛機2000+、櫃機4000+產品基本是比較適合的選擇,在能效(就是說省電)、功能這些方面表現都更可靠。

如果考慮性價比,前面提到過,大匹掛機值得關注,特別是在線上渠道,這類產品主要在普及階段,主打的就是用價格換人氣;在線下,櫃機整體有價格上漲的趨勢;中端市場有更多的產品和品牌選擇,以及相對更好的議價空間,特別是線上,可以重點關注2000-4500元的產品。(感謝更多朋友分享,也請註明“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