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找桑葉有點難 學校不能做“甩手掌櫃”

每年春天,一些地方的小學生家長就進入“找桑葉”模式。

據悉,在小學三年級《科學》課程中,有“動物的一生”課程內容,需要學生通過飼養蠶、觀察蠶,瞭解蠶所經歷的各個時期及特點。因此,養蠶成了不少小學生的任務。

“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聽着蠶寶寶吃桑葉時發出的沙沙聲,看着它們變得白白胖胖並“上山”結繭,養蠶是很多鄉村孩子童年的美好記憶。

正因爲心中存有這樣一份特殊的情感,當孩子提出養蠶時,我舉雙手贊成。關愛生命,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一直是教育的核心內容。觀察蠶寶寶的生長,不僅是一種科學素養教育,有利於培養耐心和責任感,還可以讓孩子目睹生命成長的歷程,激發其對生命的珍惜之情。

但是,孩子一旦開啓養蠶活動,才發現與小時候的記憶完全不是同一碼事。剛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食量極其有限,購買時商家贈送的桑葉還能頂得住。可是,隨着蠶寶寶一天一個樣地變化之後,“食糧”迅速告急。於是,家長們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尋遍社區的邊邊角角,有的驅車幾十公里去農村找,有的上網購買……

在物流發達的現代社會,只要捨得花錢,桑葉問題不難解決。但是,不是自己親手採摘桑葉,不僅體會不到勞動的樂趣,餵養的感覺也缺失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本該孩子做的事情,卻異化成了“家長作業”,孩子倒成了“打醬油”的,恐怕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因此,不乏有人建議學校以班級或小組爲單位,指導學生集中養蠶,或者根據孩子的興趣各家養不同的動物。不過,這些聲音似乎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小學生家長集體“找桑葉”的場景,依然年復一年地上演。

養蠶和找桑葉雖然只是小事,但其折射的中小學實踐教育中的家校協同問題不容忽視。作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實踐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實踐教育只顧佈置任務,卻沒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給家長制造了過多負擔。

以養蠶爲例,學校應當成爲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指導,比如養蠶所需的桑葉、蠶種等,學校可以建立校內實踐基地,如設置養蠶室讓學生認領蠶寶寶,建立小型植物園種植桑樹等植物,供學生觀察和學習。

生命教育也不見得就一定要養蠶。我們不妨借鑑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比如組織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組、園藝小組、養蜂小組、養花小組等,爲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樣本,讓不同興趣、不同喜好的學生參與不同小組,獲得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成長。

學校不能做“甩手掌櫃”,家長也要端正認識。換個角度審視,尋找桑葉也可以成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契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比如能否通過科學方法找到替代品,鼓勵孩子與同學一起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團隊合作能力……直面挑戰的過程本身也是教育的一部分,這樣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不無裨益,不要什麼事情都急着“包辦”。

胡欣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