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市場》萬六號角吹不響 外資連4賣800億元

美國通膨恐慌蔓延,週三美股四大指數皆黑。週四臺股開跌234.04點報15668.33點,臺灣內憂外患使跌勢持續大,開盤直摔至15368.54點,下跌533.83點或3.35%,半年線再度失守,隨後升三級可能性變小消息使市場恐慌減弱,盤中兩度翻紅,防疫、宅經濟等掌大權,具有投資價值股也率先回穩,臺積電等電子權值跌幅收斂,指數一度翻紅重返萬六至16031.93,高低差663.39點,但本土確診恐不斷飆升,11點半過後再翻黑溜滑梯,收跌232.27點或1.46%,報15670.1點,成交金額縮至5690.71億元,萬六得而復失仍守住半年線。

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226.699億元,投信買超6.5942億元,自營商賣超40.9444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61.04億元。外資連4日賣超798.63億元,5月以來共賣超919.80億元。

晶圓雙雄週三ADR隨美股下挫,權值王臺積電(2330)跌4.11%、聯電(2303)跌7.47%;臺積電週四早盤續疲拉回至541元,未跌破週三518元低點,11時過後翻紅漲至563元,卻驚鴻一瞥仍收跌2.31%至547元;聯電則率先翻紅,收漲2.59%至47.55元。鴻海(2317)、股王大立光(3008)翻紅重返100、2900元,分別收漲0.98%、3.2%;聯發科(2454)、聯詠(3034)則後繼無力,再度翻黑收跌1.69%、2.54%,天鈺(4961)、世芯-KY(3661)、中鋼(2002)、面板雙虎友達(2409)和羣創(3481)等半導體股及部分權值股均守不住紅盤。權值股漲跌互見,南亞科(2408)、日月光投控(3711)、華碩(2357)、環球晶(6488)等則領漲穩盤、續吹起反攻號角

大立光穩盤、守穩股王寶座,激勵佳凌(4976)、先進光(3362)、吉祥全(2491)、茂林-KY(4935)、華上(6289)漲停,玉晶光(3406)、亞光(3019)等亦聯袂走高,光電類指收漲0.45%,名列上市類股漲幅第五。百貨、生醫、電子零件分漲2.73%、1.31%、0.74%,居冠亞軍之位,食品、其它電子、其他類指也守住紅盤,電子通路、電機、觀光、資訊服務、電腦周邊跌幅大幅縮斂,收在1%以內跌幅。電子、金融、半導體收跌1.08%、1.27%、1.71%,前陣子漲幅驚人的玻陶、電纜、航運收跌9.45%、7.65%、7.47%,成爲跌幅最劇族羣;傳產的造紙、紡織、鋼鐵下滑約3-6%。

貨櫃三雄陽明(2609)、長榮(2603)、萬海(2615)再摔跌停,新興(2605)、裕民(2606)、臺航(2617)、慧洋-KY(2637)等同樣鎖一排跌停;受惠宅經濟的嘉裡大榮(2608)、宅配通(2642)則雙雙漲停,成爲紅綠對比,華航(2610)也力漲逾3%。

天天洗三溫暖,臺股激烈波動個股表現也是強弱兩極化趨勢更加明顯,上市67家漲停、482家跌停。本土確診恐慌,疫情受惠股喜出望外,多檔個股均漲停創波段新高價,毛寶(1732)連拉三根漲停、合世(1781)連拉2根漲停、國光生(4142)股價連兩日攻頂、雃博(4106)連拉2根漲停、高端疫苗(6547)漲停再衝天價363元、臺康生技(6589)連兩日攻頂,其他生技股如美吾華(1731)、五鼎(1733)、杏輝(1734)、寶齡富錦(1760)、景嶽(3164)、亞諾法(4133)、ABC-KY(6598)、康那香(9919)、美德醫療-DR(9103)、康那香(9919)、易威(1799)、天良(4127)、景嶽(3164)、瑞基(4171)等,以及食品股愛之味(1217)、電商宏亞(1236)皆飆漲停。宅經濟概念股發威,富邦媒(8454)登1090元漲停,直逼1100歷史天價,重登千金位、成爲傳產股王,東森(2614)漲停,網家(8044)、南六(6504)觸及漲停,創業家(8477)漲近4%;居家辦公的母子檔圓剛(2417)、圓展(3669)和信驊(5274)漲價同慶;防疫的熱映(3373)、恆大(1325)漲停,鬆翰(5471)、臺微體(4152)喜孜孜;自行車三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也同場競速。其他個股,外資鎖定特定績優股進場,AES-KY(6781)、致新(8081)衝上漲停,矽力-KY(6415)、華碩(2357)、瀚荃(8103)、西勝(3625)等股價也表現可圈可點。

5日RSI爲13.35,10日RSI爲23.42。9日K值爲29.46,9日D值爲37.54。20日乖離率爲-8.2。萬五大關具有技術面支撐意義,臺股在季線和半年線間震盪。臺股近來上下高低點波動加劇,顯示低檔有政策及內外資法人等逢低佈局本益比已低的績優股,隨着520腳步接近,政策對臺股仍偏多,加上企業獲利續上修,不過,由於疫情是否持擴大或可望收斂仍是未知數,同時在籌碼趨於凌亂下,投資人也尚未恢復信心,建議檢視個股財報,擇優逢低承接,操作以業績成長及殖利率概念股。

法人也表示,未來可能要進入長達2、3個月的打底期,在季線與半年線之間來來回回打底,投資人操作要非常謹慎。短線臺股需待籌碼沉澱,中期格局修正整理,傳產股需觀察疫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