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肇因住院壅塞 新北衛生局發文各醫院提7解方
新北市衛生局昨天發文轄內17家急救責任醫院,提出強化病房週轉率、調派夾護病房人力支援急診、病人分流至同體系醫院等七大建議措施,盼減少急診壅塞。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年後全臺急診壅塞,衛福部出面協調各醫院進行調度,壅塞情況最嚴峻的雙北衛生局也接連出招。新北市衛生局昨天發文轄內17家急救責任醫院,提出強化病房週轉率、調派夾護病房人力支援急診、病人分流至同體系醫院等七大建議措施,盼減少急診壅塞。
新北市衛生局提出的七大建議包括,強化病房週轉率、加強輕症下轉機制;依診斷調整住院順序及科別比率,啓動其他科病房收治病人;染新冠且無法使用口服藥患者,施打第一劑抗病毒藥物後至門診追蹤;來診人數達一定程度時啓動副院長層級調控急診病人優先入院;專科醫師至急診評估病人是否應住院;調派加護病房人力支援急診;病人分流至同體系醫院。
亞東醫院爲新北市急救責任醫院之一,該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蔡光超表示,確實接到衛生局發文,而其中所述多項作法,正是參考該院執行模式,例如請專科醫師在急診評估病人情況,若病人病情允許就回家觀察,這在亞東醫院行之有年,不過,近期因病人數量增加,病房病牀又無法全開,要達到強化病牀週轉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十分困難。」
「近期現象應是住院壅塞,而非急診壅塞。」蔡光超表示,因護理人力缺乏,加上年假期間病房醫護人員輪休,導致年後病人住院等待時間拉長,許多病人在急診等待住院,過程中得到醫護良好照顧,只是等待上樓住院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且平常可互相支援的急救責任醫院間,因各醫院都自顧不暇,難以再協助他院收治病人,才導致情況雪上加霜。
亞東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暨醫療事務室主任洪芳明說,爲緩解急診壅塞,該院設有一特殊措施,急診待牀人數超過60人,就不收各科病房送至急診的患者,優先消化在急診室等待的民衆,加上該院826牀急性一般病牀、102牀加護病牀,一旦有空牀就用來消化急診後牀病人,整體候牀數據,近期已控制在4、50人等待的正常情況。
洪芳明表示,爲強化病房週轉,亞東醫院簡化住院相關行政事務,許多項目在住院前就優先執行,藉此縮短病人平均住院天數,不過,民衆時常不願意儘快出院,會要求多觀察幾天,此時只能良性勸說,告訴病人醫院牀位是健保資源,也是社會共享資源,「今天讓出給別人,明天也許是別人讓出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