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傷患大腦植入Neuralink晶片 可操控電腦遊標下棋、打電動

首位植入Neuralink大腦晶片的29歲脊髓傷患阿爾博(右)可用意念操控電腦遊標下棋和玩遊戲,同時講話分享他使用Neuralink大腦晶片的感受。(截圖自Neuralink的X平臺帳號)

科技巨擘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20日公佈一段影片,顯示首位植入Neuralink大腦晶片的29歲脊髓傷患阿爾博(Noland Arbaugh)可用意念操控電腦遊標下棋和玩遊戲,同時說話分享他使用Neuralink大腦晶片的感受。

馬斯克20日透過前身爲「推特」(Twitter)的「X平臺」發佈一段九分鐘的影片,顯示2016年6月因潛水意外導致雙肩以下癱瘓的阿爾博,2024年1月接受晶片植入手術並經過練習,可透過意念操控電腦遊標下棋、打電玩「文明帝國六」(Civilization VI)。

阿爾博表示,植入Neuralink晶片「已改變我的人生」,「手術簡單且過程順利」,術後一天便出院。

馬斯克1月僅宣佈首位患者接受Neuralink大腦晶片移植,恢復狀況良好。

阿爾博出院後便開始學習使用Neuralink的大腦晶片,訓練自己透過意念移動遊標,「期間雖然遭遇一些問題」,但熟能生巧,現在只要盯着螢幕,遊標就會有反應。

阿爾博表示,他曾經整晚都在打電動,但經過八小時後,Neuralink的電池沒電了,必須重新充電才能繼續玩。

Neuralink採無線充電,充電設備透過類似頭髮的電極連接植入頭骨的小晶片;Neuralink曾展示實驗猴站在充電線圈下方,爲植入的晶片充電;至於爲大腦植入晶片電池充電的一大挑戰是,確保溫度不會顯著提升。

華爾街日報報導,用意念移動電腦遊標並非人機介面技術的重大進展,大腦晶片2004年首次移植人腦,協助癱瘓人士用意念移動遊標,但當時的晶片必須透過大腦外的裝置傳輸數據,且需穿刺皮膚。

Neuralink的裝置透過無線傳輸,可在家中和實驗室外的環境使用。

Neuralink影片的另一大亮點是,阿爾博可以多工處理,只見他一邊下棋,一邊分享他植入晶片的經歷,而之前的人機介面需要特別專注單一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