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衝擊文蛤養殖 全臺最大產地臺西鄉僅收3成

極端氣候衝擊文蛤養殖,全臺最大產地臺西鄉僅收3成。(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雲林區漁會與臺塑企業28日在雲林縣四湖鄉箔子寮漁港漁產品直銷中心舉辦「雲林特色文蛤節暨臺塑農漁輔導成果展」,由農業部次長黃昭欽等人共同主持,針對今年臺西地區文蛤收成僅3、4成,黃昭欽表示將透過學者專家的輔導,幫助漁民提升文蛤的耐受力與質量,因應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

「雲林特色文蛤節暨臺塑農漁輔導成果展」28日在雲林縣四湖鄉登場,農業部次長黃昭欽(右三)針對今年臺西地區文蛤收成僅3、4成,表示將透過學者專家的輔導,幫助漁民因應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張朝欣攝)

雲林縣文蛤養殖面積超過3300公頃,年產量達3萬1000噸,佔全國產量6成以上,是全臺文蛤最重要的產地,近年來由於氣候遽變導致文蛤養殖面對更多挑戰,臺塑企業爲敦親睦鄰,特別延聘高雄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專家學者組成農漁業團隊輔導,28日舉辦成果展,黃昭欽、雲林副縣長謝淑亞、雲林區漁會總幹事林傳育、臺塑六輕管理部副總蔡建樑等人出席與會。

黃昭欽表示,臺西是全臺文蛤重要產地,今年3月、7月因季節轉變、凱米颱風等因素影響,造成文蛤收成不佳,面對愈來愈嚴厲的氣候變化,必須想辦法讓文蛤體質更加強壯,才能因應強降雨、水質與溫度遽變的相關挑戰,政府將與學者專家共同研發益生菌、協助水質管理等,輔導文蛤農改善養殖環境。

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特聘教授黃榮富提到,目前輔導團隊採多管齊下方式協助文蛤農,水質方面以益生菌改善魚塭底土,避免酸度過高;根據氣象報告在1星期前通知文蛤農注意排水、換水、消毒等工作。營養方面,則改善文蛤主要食物「藻類」的品質,讓文蛤有好的食物來源。

黃榮富說,另外還有進行種貝改良,臺西地區文蛤因種貝長期未改良,出現基因弱化情況,將找尋強壯的種貝進行基因改良,臺灣的水產養殖技術相當成熟,透過政府與學界合作,應該可以有所突破。

文蛤農指出,今年初因氣候改變,文蛤損失2、3成,7月凱米颱風帶來豪大雨,造成文蛤池水質遽變、損失約3、4成,因此收成只有3、4成,導致目前文蛤供不應求,大顆文蛤產地價每臺斤漲至80至90元,與去年同期的50、60元相比高出許多,但無貨可交,根本不敷成本,有賴相關部門設法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