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司馬懿甲首三千,如果沒李嚴拖後腿,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能成功嗎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明憶

字數:3317,閱讀時間:約9分鐘

蜀漢建興九年,魏太和五年,諸葛亮聯合鮮卑人再次發兵進攻隴右,由於此時魏徵西將軍曹真病重,魏明帝曹叡以“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晉書·宣帝紀》)”爲由派遣司馬懿抵禦蜀漢進攻。

從明帝曹叡和司馬懿的視角來看,蜀漢的此次北伐,相對於太和二年時的局勢要簡單許多,在曹魏幾年的經營下,隴右此次沒有出現三郡皆降的危險局面,而諸葛亮也沒有再次分兵褒斜道威脅關中,而是將大部分兵力集中“圍將軍賈嗣、魏平於祁山(《晉書·宣帝紀》)”。

不過到這裡,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迷霧也就此開始。首先是諸葛亮的經典橋段“芟上邽之麥”,這一事件僅見於《漢晉春秋》和《晉書·宣帝紀》中,而且兩份史料中所描述的情況也並不相同。

在《漢晉春秋》中,描述司馬懿在抵達隴右後,“使耀、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衆悉出西救祁山”,對此,諸葛亮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硬剛來援的魏軍,而是一方面對祁山“分兵留攻”,同時走另一條路“自逆宣王於上邽”。在擊敗留守的郭淮、費耀後,“大芟刈其麥”。之後蜀漢軍“與宣王遇於上邽之東”,司馬懿避其鋒芒“斂兵依險,軍不得交”,諸葛亮也就“引兵而還”。

而在《晉書·宣帝紀》中的記載,這又是另一個畫風了。在司馬懿帶領魏晉抵達隃麋,即今天陝西千陽縣時,得知消息的諸葛亮“乃自帥衆將芟上邽之麥”。曹魏諸將聽聞消息後“諸將皆懼”,對此司馬懿決定速戰速決,於是“卷甲晨夜赴之”,發現魏軍逼近的諸葛亮“望塵而遁”,未與魏軍交戰。

那麼一段段分析,首先結合《三國志·張郃傳》的佐證“諸葛亮復出祁山,詔合督諸將西至略陽,亮還保祁山”,可以認爲在魏軍進攻前,可能諸葛亮的確不在祁山。但當時諸葛亮是否在上邽,甚至“芟上邽之麥”這就要說道說道了。

首先在《三國志·郭淮傳》中記載魏軍在出兵時便面臨“隴右無谷,議欲關中大運”,這時候可能要有讀者問了,這“隴右無谷”不就證明蜀漢軍已經把上邽麥子割走了?其實不然,結合蜀漢軍的撤退的時間,在《漢表傳》中記載,蜀漢軍“夏六月,亮糧盡,軍還”,這一點在《華陽國志》中也有佐證,其記載諸葛亮撤軍是“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

這裡有個小知識,甘肅地區受氣候影響屬於冬小麥晚熟期,一般成熟時間是在現在陽曆的六月底~七月初,即使受魏晉時期的歷法換算、小麥品種、溫度變遷等等影響,諸葛亮自隴右撤軍時,距離收割小麥的時間都不會間隔太長。能夠做到讓“隴右無谷”的大規模收割小麥行動,最後卻會因運糧不濟撤軍,這就存在矛盾之處了。

而且在《漢晉春秋》中,記載諸葛亮之後的滷城之戰發生時間是“五月辛已”,在刨除掉前面所描述的長時間對峙,那麼當時諸葛亮到達上邽時,真的有成熟的麥子可供收割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到這裡,就算諸葛亮真如《漢晉春秋》和《晉書·宣帝紀》所說,親帥兵到達上邽割麥,從之後的後勤情況反推,肯定不會像《漢晉春秋》那樣,帶領大軍從容收割完大量小麥撤軍,頂多是像《晉書·宣帝紀》中所描述的,小部隊利用魏軍進軍的間隙,偷一波物資撤軍。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有一個可以確定的事實是,此次曹魏軍本身也同樣面臨糧草緊張的問題。當然這個緊張的原因,筆者個人意見更有可能是蜀漢建興六年,魏太和二年開始,三年時間連續的諸葛亮第一伐、二伐、三伐、曹魏第一次伐蜀,連續的戰事將隴右存糧耗盡的結果。

說完了割麥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諸葛亮的撤軍,以及現在網上炒作的沸沸揚揚的滷城之戰。之所以諸葛亮這一時間段的撤軍也要單獨講講,還是因爲多方史料差別極大。先來看《晉書·宣帝紀》的記載,在諸葛亮自上邽撤退後,兩軍“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司馬懿沒有立刻發動進攻,而是擺好陣勢,接着派“將牛金輕騎餌之”,但諸葛亮沒有應敵,而是繼續撤退,直到祁山附近後才屯於滷城。

而在其他史料中,這場短暫的漢陽遭遇卻並沒有記載,比如在《漢晉春秋》中,記載司馬懿是從上邽一路“尋亮至於滷城”,而在《三國志·張郃傳》中,張郃受傷殞命的木門之戰也是發生在這場撤退,即“亮還保祁山,合追至木門,飛矢中合右膝,薨”。考慮到諸葛亮在擊殺張郃後便撤兵漢中,這就引發了另一個疑問,那就是蜀漢和魏軍雙方是否有過對峙,以及最重要的,諸葛亮大勝司馬懿的滷城之戰又是否存在呢?

首先筆者個人觀點,兩軍之間的對峙就算存在,時間也絕不會是《漢晉春秋》中描述的,司馬懿開打前先“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搞靜坐戰爭。首先無論是《晉書》、《三國志》、《漢表傳》、《華陽國志》中,都沒有記載司馬懿在前往祁山附近後,主動安營不戰的情況,甚至在《晉書·宣帝紀》中,描述的是諸葛亮“亮屯滷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爲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

再結合之前講過的,當時魏軍所面臨的“隴右無谷”問題,魏軍的後勤壓力也並不允許司馬懿主動選擇和諸葛亮長期對峙。

相比於前面各種疑點重重,滷城之戰倒是記錄頗多,除了《晉書·宣帝紀》的記載,在《三國志·王平傳》中就有“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合攻平,平堅守不動,合不能克”,《漢晉春秋》“五月辛已,乃使張合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

不過《漢晉春秋》中所描述的戰果“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這就有點過於誇張,畢竟五月辛已相當於五月中旬,如果蜀漢軍真的在這時重創魏軍,那爲何不乘勝追擊,而是雙方又對峙了最少半個月時間,直到諸葛亮糧草不濟才撤軍?更不用說在《晉書·宣帝紀》中還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攻拔其圍,亮宵遁”。

綜上所述,一個比較保守的可能,是滷城之戰的確是司馬懿和張郃抵達祁山附近後,主動發動的一場分兵進攻,雖然沒有達成作戰目的,但也沒有真的像《漢晉春秋》那樣出現重大損失,甚至雙方可能是打成平手,這纔有了陣營內部吹捧加工的空間,最後形成截然不同的說法。

不管怎麼樣,也就是在這一階段雙方開始進入短暫的對峙後,六月因蜀漢方面因“值天霖雨,運糧不繼”率先無法維持糧草後勤,蜀漢軍被迫撤退。之後就是張郃在司馬懿的命令下被迫進攻,死於青封木門。

最後總的來說,或許是因爲魏晉南北朝時期迅速變化的政治認同,以及後來唐朝自身政治塑造方面的考慮,整場諸葛亮四伐除了開頭司馬懿授命帶兵進入隴右,到諸葛亮因糧草不濟撤軍,並在途中擊敗追擊的張郃,中間大段部分都處於疑點重重的狀態。

但刨除紛繁複雜的諸葛亮和司馬懿攻守不談,就僅從戰爭中蜀漢所獲得的實際進展來看,諸葛亮整場四伐中原,相對於一伐可謂收穫甚微。不僅沒有一伐時三郡叛漢的大好局面,出現頻率極高的祁山和上邽諸葛亮也一樣沒有攻克。換言之整場四伐當中,雖然諸葛亮可能在戰術層面上取得過一些小勝,但是戰略上獲得的進展,距離奪取涼州的軍事目標去之甚遠。

最後一個常被忽視的小問題,諸葛亮四伐的失敗,也證明了曹魏在魏蜀邊境修築堅城,同時在關中,維持一定數量可以隨時馳援的野戰軍隊行之有效。

所以就算沒有李嚴,蜀漢在大雨阻道的情況下如何繼續維持補給線?在無法消滅司馬懿帶領的野戰軍,且無法攻克邊境要塞的情況下,諸葛亮又能在隴右和魏軍相持多久呢?之後在四伐結束後,諸葛亮用了三年時間在蜀漢厲兵秣馬,之後傾國而出自褒斜道進入關中,或許也正是清楚隴右方向的難以攻克後,被迫選擇與曹魏正面對決的無奈之舉吧。

參考文獻

《三國志》

《魏略》

《漢表傳》

《華陽國志》

《漢晉春秋》

《晉書》

《中國中古時期糧食作物之演變》

《氣候變化對甘肅省冬小麥氣候適宜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