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最後一個右派

李亦儒

2009年,彼得·蒂爾做了個投資決定,在接下來的10年裡做空“地位”——“在一個混亂的社會中,它們不可能是正確的、真實的東西。幾乎所有地位高的東西,都不是什麼值得投資的好東西”。

彼得·蒂爾就是個有地位的人。他創建了PayPal,是Facebook的天使投資人。成爲富豪後,他買豪宅,僱保鏢,用資金的流向來展示自己看好哪個行業,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他出書有人看,講話有人聽。他本可以像大多數硅谷富豪一樣。

2016年,蒂爾在他長大的地方,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發表支持特朗普的演講。他略激動地說:“我不會假裝同意我們共和黨的所有綱領,但虛假文化的戰爭,只會分散我們對經濟下滑的注意力——除了特朗普,這場選舉中沒人對這點誠實過。 ”

蒂爾是個共和黨員,也是個同性戀者,他豪宅最狂歡的派對上,男服務生只穿一條圍裙。因其保守派傾向,蒂爾稱自己爲自由意志主義者,也可稱爲古典自由主義。

作爲當年7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唯一受邀上臺的科技界代表,蒂爾顯然是逆“反特朗普”風潮而行的人。

“精神錯亂”[2],是彼得·蒂爾對硅谷的評價,他認爲美國民衆不應該認同硅谷在政治上的判斷,因爲這個地方跟美國其他地方是脫節的:“硅谷的邏輯是,我們硅谷做得很好,所以我們的整個文明都很棒,每個人都很棒,整個國家已經上升到另一個層級了。但真相是,這件事是硅谷的成功,大衆的失敗。”

蒂爾沒有否認硅谷在這些年間的成就。《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紅皇后對愛麗絲說:“在這個國度中,你必須不停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蒂爾覺得美國就像在參加紅皇后的賽跑,“我們及我們的計算機被迫跑得越來越快,這樣我們才能留在現在的位置”。[1] 也就是說,硅谷的進步與美國在其他方面的退步,相互抵消了。

蒂爾不止一次發表過類似觀點,他對能源、生命醫療等高科技領域的進步速度非常不滿。人們對環保高度關注、不停空喊,卻對核反應堆望而生畏;蒂爾小時候讀的科幻小說是沒事去月球散個步,而如今的科幻作品是《黑鏡》,是人類在無數個液晶屏間的患得患失。

蒂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做空地位這件事是正確的。因爲他的地位,他的觀點成了靶子。

公開支持特朗普後,他曾經發表的文章《自由意志主義者的教育》被摘出兩句段來鞭笞:

寫那篇文章時的蒂爾比較悲觀,他認爲政治太激烈、侷限性太大了,“政治就是不經別人同意干涉別人的生活”。

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彼得·蒂爾覺得美國能出一個政治領導人,他會爲了騰出資金用於生物研究而削減醫保支出,這件事沒什麼戲。更直白點,能有個總統削減福利國家開支,支持重大科研項目這件事蒂爾不抱希望。人們乘坐的汽車、火車、飛機,已是多年前的創新,現在只不過跑得更快了點,座位更舒服了點。這樣的事情讓蒂爾失望,就像他認爲蘋果手機不算科技創新,只算設計創新一樣。

他希望這樣一篇文章能引起反響,但沒想到最激烈的反響,出現於他對女性投票權輕飄飄的態度上。事後他解釋,這只是常見的關於投票模式統計觀察的其中一種,只是這種觀察通常被稱爲性別差距。

但一切解釋都沒什麼用,幾年後在他好不容易放下一些悲觀情緒,站上拉票臺爲政治演講時,他讓硅谷憤怒。

蘋果的庫克、谷歌的拉里·佩奇和特斯拉的馬斯克等人,聚在一起討論如何阻止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提名;硅谷科技公司的高管們將特朗普稱爲“創新的災難”;向來同時爲兩黨捐錢的蘋果,掐斷了對共和黨的資金、技術支持。

只有扎克伯格爲他曾經的伯樂說了一句話:“我們不能一邊說要創造多元化的文化,一邊卻因爲一些人支持了某位候選人而排擠他們。”這封公司內部信一經發出,扎克伯格不夠鮮明的態度也遭到了批判。

美國 LGBT 雜誌 The Adovcate,單方面把彼得·蒂爾“開除 gay 籍”了,那時候他還沒跟相處多年的男友結婚。

“我想知道,圍繞身份政治無休止的虛假文化戰爭,是否是我們這麼長時間以來忽視科技減速的主要原因。”[4]這個蒂爾多年前問出的問題,他可能有了答案。

2018年,彼得·蒂爾舉家從硅谷搬到洛杉磯。蒂爾不用Facebook和Twitter,但他大數據公司Palantir的合夥人喬·朗斯代爾,將名下投資公司從舊金山遷到奧斯汀時發了條推特說:“奧斯汀對意識形態多樣性的容忍度要比舊金山高得多。”

蒂爾每次創業,都要將與他志同道合的人聚攏。80年代他在斯坦福做學生的時候,學了哲學和法學,與朋友一起創刊了《斯坦福評論》。作爲傳播保守派思想的刊物,《斯坦福評論》在多元文化流行的美國高校裡也是異類,它批評政治正確與多元文化論的虛僞。

畢業前,蒂爾發表在《斯坦福評論》上的最後一篇評論中寫道:“政治正確爲貪婪找到的替代方案並不是個人的滿足或幸福,而是對他人的憤怒或嫉妒,而那些人正在做更有價值的事。”他最後總結道:“貪婪遠比嫉妒更可取,它的破壞性較小(我寧願生活在一個人們不肯分享的社會中,也不願生活在一個人人都想拿走屬於他人的東西的社會裡),而且更誠實。”[3]

搬離硅谷的同一年,彼得·蒂爾拿到了新西蘭的公民資格。

新西蘭開始被稱爲超級富豪迎接世界末日的理想地。蒂爾在瓦納卡湖畔買下了一個193公頃的莊園,特朗普連任與否已顯得沒那麼重要,他繼續等待着自己投資的硅谷抗衰公司研究出長生不老藥,他一直都想活得足夠長,長到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

[1]Peter Thiel. The End of the Future. National Review.

[2]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iel. Stanford University.

[3]喬治·帕克. 下沉年代.文匯出版社.

[4]Peter Thiel. The Education of a Liberta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