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地鐵網約車“無縫銜接”

原標題:記者探訪年內投用的朝陽站綜合交通樞紐——(引題)

火車站地鐵網約車“無縫銜接”(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曹政

今年年內,北京朝陽站綜合交通樞紐將建成投用。記者近日探訪建設現場發現,朝陽站交通樞紐機電、精裝已經完成80%,屋面、幕牆處於收尾階段,基本實現了外檐亮相。樞紐“零距離”對接火車站,無縫銜接,未來乘客通過火車出站口閘機後便進入換乘大廳,步行約300米便可抵達3號線地鐵站臺。

兩朵“喇叭花”撐起巨大屋蓋

2021年初,北京朝陽站隨京哈高鐵京承段同步建成開通。在這座火車站的西側,本市規劃建設了配套的朝陽站綜合交通樞紐,總建築規模約13.3萬平方米。

走進樞紐內,便能發現其內部如同沒有柱子一樣,3萬平方米的屋蓋依靠兩個喇叭花造型的網格柱支撐起來。類似的樣式也曾出現在大興國際機場的主航站樓內。“這個是‘升級款’,與大興國際機場是同一個設計團隊。”施工方北京建工項目部負責人馬曉輝介紹,網格柱從地下19米延伸到地上10米。

這種“無柱”設計讓樞紐內部空間看起來更加寬敞。目前,朝陽站綜合樞紐的外立面已經基本成型,圓弧線條與方正大氣的火車站相得益彰;換乘大廳被稱作“星耀天穹”,是整個交通樞紐最爲“吸睛”的部分,兩根“巨柱”猶如兩朵傾斜向上開放的“喇叭花”,共同托起整個鋼屋蓋,屋頂中間特意設置天窗,營造出星星點點的視覺效果,陽光直接透過屋頂的玻璃照射進來,顯得十分明亮。

61部電梯讓乘客少走路

朝陽站交通樞紐集鐵路、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自行車等多種交通換乘方式於一體。從分佈上看,樞紐北部爲公交立體停車樓,地上爲公交駐車,地下設置出租車、網約車停車區,中部核心位置爲換乘廳,南部爲出租車進站區。

項目規劃公交車始發線路16條、公交駐車80輛,旅遊大巴8輛、網約車停車位300個、出租車發車泊位15個、社會車輛停車位300個、自行車停車位1500個。

整座樞紐地上兩層、地下三層。火車站的出站口閘機位於地下二層,整個通道有120米寬,實現鐵路與市內公共交通的“無縫銜接”。乘客通過閘機便直接進入換乘大廳,經電梯或步梯向下便進入地鐵站廳層,再往下是地鐵站臺層。“從火車站出站閘機到地鐵站臺最近距離只有300米。”馬曉輝介紹,整個樞紐內部設置了61臺扶梯、直梯,可以讓乘客少走點路,更舒適些。

專門配備網約車候車區

從朝陽火車站出站口向右,步行一兩百米就是網約車候車區,非常方便;旅客上到地面一層、二層,可以換乘公交車,步行距離大約也是300米。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定位上看,朝陽站交通樞紐除了可以爲高鐵提供城市公共交通集散服務的轉換點,還將爲乘客和周邊居民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網約車停車位附近,專門還爲乘客打造了精裝休息區,提升出行體驗;地上一層、二層的公交換乘區內也有精裝休息區。換乘廳四周還預留了幾千平方米的商業空間,乘客在等車時也可以逛逛街。樞紐的南邊和西邊設有兩個下沉廣場,未來將引入商業、進行綠化,滿足周邊居民休閒購物需求。

“目前,公交立體停車樓及樞紐換乘廳土建結構施工完成,機電、精裝已經完成80%,屋面、幕牆處於收尾階段,基本實現了外檐亮相,將在年內投入使用。”首發公聯樞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朝陽站交通樞紐的建設將爲市民提供鐵路、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多元交通服務,極大提升出行便利性。

來自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市民關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5.2%,其中水務、各級公路道路投資分別增長125%和21.5%。除了朝陽站交通樞紐,軌道交通1號線支線已開工,城市副中心站樞紐“京帆”屋蓋雛形展現,國道109新線高速工程總體進展達95%,豐臺站配套主幹路正陽大街拓寬改造工程已完工。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