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Paxlovid未納醫保 美媒:陸新冠患者陷一藥難求困境

輝瑞Paxlovid未納醫保,中國國產藥遙遙無期,美媒:中國新冠患者陷一藥難求困境。(圖/路透)

近日,中國大陸未能將美國輝瑞公司生產的新冠藥物Paxlovid列入醫保支付的消息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了強烈討論。美國之音引述相關專家分析認爲,這將給中國的低收入患者和醫療系統帶來更大壓力。

中國國家醫保局1月8日在官網發表聲明稱,未能通過談判將治療新冠的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Paxlovid)納入醫保目錄,原因是生產商美國輝瑞公司「報價高」。

然而,輝瑞公司對與中國談判破裂的原因則有不同解釋。輝瑞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9日在舊金山的一場討論會中透露,中國要求輝瑞公司以比世界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家還更低的價格出售Paxlovid,導致談判破裂,「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我不認爲他們應該支付比薩爾瓦多更低的價格。」

爲了安撫市民,中國官方表示,醫保將對Paxlovid臨時支付至今年3月31日。Paxlovid於去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曾以每盒2300元(人民幣,下同)被納入臨時醫保支付範圍,後在12月下調至每盒1890元。

美國醫療衛生專家指出,中國將Paxlovid納入醫保對於低收入人羣至關重要,特別是中國農村地區的醫療設施相比城市落後。

報導引述喬治城大學奧尼爾全球衛生法教授勞倫斯·高斯廷(Lawrence Gostin)分析:「中國的大部分人口對新冠沒有天然免疫力,而且疫苗接種率很低。因此,像Paxlovid這樣的有效治療方法對中國公民,特別是對老年人和弱勢羣體至關重要。」

高斯廷還說:「Paxlovid不僅對脆弱的病人很重要,它對政府也很重要。因爲Paxlovid可以避免人們涌進醫院,可以減輕衛生系統的沈重負擔。」

據《金融時報》統計,中國至少有14個省份和城市已經停止提供對新冠患者的免費治療,加劇了居民對醫療債務加重和感染加劇的擔憂。過去3年,中國官方對病人治療新冠提供了補貼。

雖然新冠患者在醫保臨時支付到期後仍然可以自費購買Paxlovid,但目前更棘手的問題是,中國患者求藥無門,很難通過正常的醫療管道買到Paxlovid。

據中國的媒體估算,現在中國全國新冠感染率接近50%。如果按照Paxlovid「65歲以上、患有基礎疾病」的適用人羣,全國至少有1億老人有使用Paxlovid的需求。

輝瑞公司本週表示,該公司在去年向中國運送了數千個療程的Paxlovid治療藥物,在過去幾周,該公司已將這一數字增加到數百萬。

據中國媒體報導,本月初,Paxlovid開始陸續進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社區醫院,可以通過醫生開具處方拿藥,但到目前爲止,通過各種管道求購Paxlovid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在黑市上,每盒Paxlovid的售價被炒到上萬元以上。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導,Paxlovid已經成爲一些中國精英之間送禮的首選之一。還有一些人試圖購買Paxlovid的印度仿製版。

除此之外,海外華人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如何設法在當地購買Paxlovid再郵寄回中國給親朋好友。一些當地國家的媒體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導致很多需要該藥的人得不到及時治療,並警告跨境寄送藥物可能觸犯法律。

在Paxlovid一藥難求的情況下,不少中國民衆把希望寄託在中國國產藥。中國官媒最近大量報導中國研製的新藥VV116,稱這種藥可能是終結新冠的最新法寶。

去年12月29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份試驗結果指出,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新藥VV116在第三期臨牀試驗中,療效能夠比肩現在唯一的新冠抗病毒藥Paxlovid。然而,科學家表示,VV116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來確保其療效和副作用風險。

負責研製開發VV116的君實生物在1月3日發佈的聲明中也表示,由於醫藥產品具有高科技、高風險、高附加值的特點,藥品的研發週期長、不確定性因素較多,VV116的相關臨牀研究進程、研究結果及審批結果均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儘管中外醫學專家再三表示,Paxlovid處於處方藥,服用需嚴格遵醫囑,但這並沒有阻止中國居民通過各種管道自行用藥。由於大面積爆發感染,中國醫療系統不堪重負,一些人認爲需要準備Paxlovid,才能保證在感染後得到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