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股價年餘翻倍 專家憂AI泡沫化衝擊大

AI科技股帶動整個股市狂飆,最大領航股輝達的股價連翻上漲,但也有專家擔心AI產產會泡沬化,曇花一現。(路透)

輝達(Nvidia)自2022年10月14日以來已漲逾七倍,目前是美國市值第三大的公司,2月21日公佈第四季財報業績後,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就暴增近2800億元市值,僅過180個交易日市值就從1兆元翻倍至2兆元,蘋果、微軟都花了超過500個交易日才達到此成就;但這波狂熱讓一些專家嗅到泡沫的味道,警告衝擊會比90年代的網際網路泡沫(dot-com bubble)更嚴重。

華爾街日報報導,那斯達克綜指29日創下2021年以來新高,而史坦普500指數今年已15次收盤創下紀錄新高,這兩個指數過去18週中有16周收漲,今年迄今漲幅分別達8.4%、7.7%,一些華爾街專業人士懷疑這種熱情是否將演變成典型的股票泡沫。

投顧公司Sound View Wealth Advisors資深合夥人哈姆(Emerson Ham III)自2018年起一直爲客戶推薦晶片股,稱最近接到很多詢問人工智慧(AI)概股的電話。他表示事情進展太順利時會感到緊張,因此正在與客戶討論及早獲利了結。「輝達的收入成長最終會受到限制,他們不會每年都翻倍的。」

其他人則更直言不諱,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上週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當前的AI泡沫比20世紀90年代的科技泡沫還要大。」其他人則質疑輝達能否維持成長速度,擔心大型科技公司未必能維持往後幾年的晶片需求;也有人擔心其他晶片製造商競爭會導致輝達銷售減少或利潤率下降。

輝達最近一季利潤爲122億9000萬元,遠高於2022年第三季的6億8000萬元;毛利率從當時的53.6%升至近76%。這使得股票某方面來說更便宜了:根據FactSet數據,輝達的12個月預期本益比爲32、24個月預期本益比爲38。投顧公司LVW Advisors聯席投資長札皮亞(Joseph Zappia)便說不能稱輝達股票爲投機熱潮,因爲它的本益比比一年前更低。

不過根據道瓊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輝達1999年上市後曾14次股價腰斬或更低,最近兩次爲2018年的兩個月內下跌56%、截至2022年的八個月內又下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