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社宅被看衰 居民怕被貼標籤又攻擊!

黃珊珊》社宅被看衰 居民怕被貼標籤又攻擊!(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黃珊珊專欄】前幾天,我和市長一起參加王鴻薇議員邀約的健康社宅感恩茶會,居民、里長以及所在的政府社福機構合力經營社區,打造一流的社區品質,是一個社區共好的典範

六年前,市長上任後,我也幫忙找了許多社宅用地,但是很多地點提議都被社區反彈抗爭大家影響房價,背後的原因不外乎是標籤化的問題,許多人因爲過去的印象,認爲社會住宅弱勢族羣,我當時也是市議員,所以很淸楚外界對於社宅的疑慮。

對於社宅,我在五年前也提出質詢,建議比照香港新加坡的做法,以分級補貼租金方式另外補助承租人,社宅只是居住正義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社宅中的弱勢對象應該另外取得租金補貼,在同一個社區內,弱勢獲得保障,收入在五十百分位以下者也有機會入住,纔有可能讓社宅不再被標籤化。

當時這個問題被放大,所以社宅纔會有一、二、三房設計,提供不同承租需求,希望社宅被標籤化或是歧視的問題能被轉換,也是爲了化解抗爭的情緒

這幾天市長也說明社宅的規劃緣由,其實六年來,臺北市在興建社宅的過程中,不斷修正到現在,大多以一房及二房爲主要設計,因爲臺北市民對於社宅已經漸漸從反彈轉爲支持,也積極爭取附加的社福設施優惠措施,更希望在地區及在地裡有保障名額

柯市長承諾未來臺北市將維持一萬戶社宅開工,盡全力完成二萬戶的量能,其他用租金補貼和包租代管方式,協助青年成家,這二天有很多誤解,時間回到五年前,當時大家多麼看衰的政策,現又來攻擊完成的人,實在很奇怪!

作者爲臺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