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中美多數護欄 回到去年拜習會前

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研判,中美多數「護欄」都已恢復至去年拜習會之前的狀態。至於今年拜習會有沒有譜,他認爲,目前還很難說。圖爲2022年11月14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印尼峇里島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新華社)

中美高層近期互動頻繁,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研判,雙方各級官員與多數「護欄」都已恢復至去年拜習會之前的狀態。至於今年拜習會有沒有譜,他認爲,中美都希望對方做出一些政治承諾,中國也要確保會面後的美國對中政策不會加嚴,因此會面是否舉行,目前還很難說。

近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等高階官員紛紛前往中國,中國外長王毅日前也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進行長時間會談,中美雙邊高層接觸回溫。

黃奎博接受本報採訪分析,中美各個領域的護欄,從中層的事務官員,一直到最高層的部長級官員,他們的溝通應該都已經恢復,然而就其所知,國防方面的護欄式對話,恢復狀況仍然未知。他認爲,除了國防領域,雙方大部分國安的護欄正在恢復之中,且恢復程度幾乎已回到去年的拜習會之前。

即將於11月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舊金山峰會,外界關注拜習會登場的可能性。黃奎博表示,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場邊會晤仍取決於雙方意願,目前看來,美國較正向且積極地想促成會面,北京則表現出可見可不見的態度。

儘管拜習會不確定,但習近平出席本屆APEC峰會的機率仍高。黃奎博研判,若習近平連續缺席多個大型國際峰會,會給外界一種中國內部問題嚴重的感覺,同時國際話語權也會減弱。

黃奎博強調,拜習會舉行的關鍵,在於習近平如何展示他可以應付來自美國的壓力;若會面之後,拜登仍因選舉考量而加強對中競爭或壓制力道,習近平將很難對內交代。因此,中國欲確保會後的拜登政府對中政策不至於更加嚴格,會面纔可能成真;他認爲,雙方都有各自的評估,都希望對方有一些政治承諾,因爲不只美國要「去風險」,中共也是如此,所以拜習會「很難算、沒有答案」。

談及美國近期對中政策,黃奎博認爲,拜登希望與大陸的競爭關係是「議題可控」,同時也「內容可控」。前者如臺海議題可控、氣候變遷則儘量合作;後者則是在具有高強度競爭的領域(如晶片與投資限制等),於不撕破臉的情況下進行微調,以展現對中競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