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獨家調查中國南海漁業保護現狀!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樊巍】編者的話:近期,中方接連發布涉南海生態環境狀況調查相關報告,通過現場多維度的調查,用科學的方法、翔實的數據全面展現中國在南海島礁開展生態保護的成果,同時也揭露當前南海生態保護所面臨的問題。《環球時報》記者通過調查採訪發現,近些年來,中方持續加大在南海地區生態保護的力度,特別是堅持實施以伏季休漁制度爲代表的一系列南海漁業資源保護政策,顯著促進了南海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中國無疑已成爲南海區域保護漁業資源法規最健全、技術最先進、投入力度最大的國家。
中國在南海實施爲期4個月的休漁期,圖爲漁船 資料圖
中國漁民在南海“過度捕撈”?真相:我國漁業生產活動規模和強度遭到誇大渲染
南海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周邊國家達9個,總人口近20億,漁業資源是南海周邊國家重要的食物來源和外貿組成部分,也是許多漁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此前有研究顯示,每年全球有12%的漁獲來自南海。一段時間以來,南海沉重的捕撈壓力和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是一些西方國家炒作的熱點問題。在談及這些問題時,一些西方“學術機構”的研究和媒體的報道會選擇性地將問題歸咎於中國漁民在南海的活動。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2023年推出的一份名爲《深藍傷痕》的南海調查報告聲稱,南海的漁業資源被過度開發,其中中國和越南成爲“竭取南海漁業資源的主力”,尤其是採用底拖網捕魚的方式,會“橫掃”途中遇到的一切海洋生物,嚴重破壞南海海底生態系統。
上述報告似乎“啓發”了本屆菲律賓政府。去年以來,菲政府部門以及多名政客就南海生態問題向中方發難,聲稱中國漁民在南海的“過度捕撈”破壞了南海生態,並揚言要就此向中方發起“二次仲裁”。
海南一家漁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昭灃表示,無論是從漁業技術角度,還是從法律法規角度而言,中國漁民的捕魚方式對南海生態更加友好。“如果單看數字,我們去南海打漁的漁民數量不算少,但是放在整個南海地區來看,特別是與南海周邊國家相比,我們不算多。”李昭灃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性不高是中國漁民難以大批進入南沙海域活動的主要因素。
李昭灃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表示,從成本的角度而言,去遠離大陸的南海地區,特別是南沙地區捕魚,各方面成本都太過高昂,“我們漁民的漁船多爲鋼製船,噸位通常在100噸到200噸左右,配備一到兩臺發動機,單臺發動機的功率通常在300千瓦到500千瓦。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一個小時就要燒掉1000元左右的柴油。去南沙地區航程遠,燃料成本自然就更高。此外,去南沙地區捕魚,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溼的艱苦環境,漁船的維護成本和漁工的人力成本因此也很高”。
菲律賓在仁愛礁上的非法“坐灘”船隻鏽蝕嚴重
從收益角度來看,去南沙地區捕魚也不如在近海捕魚那麼高。李昭灃進一步介紹說,中國漁民的漁船多爲燈光漁船,這種漁船在南沙地區主要捕捉的是鳶烏賊和巴浪魚這樣的燈光魚種,但這種魚經濟價值較低,而且由於去南沙地區捕魚週期較長,一般需要兩個月,捕撈的漁獲需要速凍處理,其經濟價值更是大打折扣,市場收購價大概只有兩到三元一斤。相較之下,如果在近海捕魚,捕撈的新鮮漁獲可以很快送上岸,收購價就會翻倍,“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東星斑、青衣這樣高價值的礁棲性魚類身上,在南沙地區捕獲的東星斑在速凍之後,售價大約只有近岸地區捕獲新鮮東星斑價格的1/3到一半。”
讓“祖宗海”休養生息,中國工作方法有很多
史料記載,海南省瓊海市潭門漁民自秦代開始便世世代代在南海捕魚,稱南海爲“祖宗海”。我國建立了一些生態層面的補貼政策,鼓勵依法到南沙開展漁業生產的漁民和漁業企業開展生態友好型捕撈,但能獲得這些補貼並負擔得起南沙海區捕魚成本的漁船被控制在一定規模。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當中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之一就是通過控制漁船數量確保南海漁業資源能夠可持續發展,避免南海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作爲一個負責任大國,我國在南海漁業資源養護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對海洋捕撈漁船數量以及功率實行總量控制的“雙控”政策外,還包括減船轉產、增殖放流、設立保護區以及伏季休漁制度等善政。
南海漁業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勝偉對記者表示,伏季休漁制度是促進我國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從原理上講,海洋伏季休漁時間選定在每年春夏季主要海洋生物的繁殖期和幼體生長期,有效保護了海洋生物的產卵羣體和幼體,補充了羣體數量,海洋生物多樣性、漁業發展質量和結構得到明顯改善。從總體效果來講,伏季休漁有效遏制了漁業資源過度開發的勢頭,爲海洋生物資源提供了休養生息的機會。“根據我們的監測,在休漁後,南海粵東和北部灣漁場多種經濟魚類資源都有明顯恢復,主要經濟魚類漁獲比例有較大幅度提高。同時,伏季休漁減少了拖網等對海洋生物棲息環境的破壞,有效保護並改善了海洋生態環境。”馬勝偉說。
圖爲馬辛洛克鎮上的魚販
我國南海地區的休漁時間爲每年的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休漁區域爲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休漁期間使用釣具的漁船要嚴格執行漁船進出港報告制度,實行漁獲物定點上岸制度,並會對上岸漁獲物實行監督檢查。休漁漁船原則上也要回到所屬船籍港休漁。
此外,每年5至8月,中國海警都要聯合漁政、公安開展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記者從中國海警局獲悉,在今年的南海伏季休漁季節,中國海警局南海分局各級海警機構按照應出盡出原則,成梯次在海上佈防執法力量,在各自轄區內開展網格化的巡邏管控,開展全海域、大規模、高密度的掃海行動,嚴厲打擊違反伏季休漁規定出海作業和未按規定返港休漁漁船,形成海上高壓嚴打的執法態勢。
然而這樣一項在南海地區覆蓋面最廣、執行力度最強、設計最爲科學的海洋生態保護政策,卻常常招致對於南海漁業資源缺乏保護性機制國家的抹黑。在今年的南海伏季休漁季開始之後,菲律賓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中國宣佈的南海捕魚禁令,稱此舉“侵犯了菲方的主權和海洋權利”“損害了菲律賓漁民的權益”。
在7月11日舉行的《南海仲裁案裁決再批駁》報告發佈會上,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表示,我國從1999年開始在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地區開展伏季休漁,但至今沒有一個南海周邊國家響應這項政策,其中個別國家不僅不響應,甚至還派漁船加強南海漁業活動,結果是我們把自己的漁船管住了,這些國家卻爭相去捕魚,還要公開抗議我們的休漁公告,“南海沿岸國家如何與中國相向而行、共同致力於南海漁業資源的保護和海洋生態環境的修復,這是我們在南海海洋環境治理過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
前述業內人士稱,南海伏季休漁本是爲南海漁業資源提供休養生息的時間,促進南海生態系統的恢復與保護,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中國漁民爲修復南海生態環境做出的一種犧牲,但是這種犧牲不僅得不到個別南海周邊國家的理解與支持,還會被它們破壞,“曾經有一段時期,中國在南海開展伏季休漁時,個別國家的漁民就加大捕魚的力度,當中國的漁船都回港休漁後,他們的漁船就開出來四處活動,甚至一度航行到我國珠江口的外海捕魚”。
據記者瞭解,近些年來,中國海警也在強化漁業執法的常態深入。中國海警局南海分局發佈的公開信息顯示,近5年來,該分局根據國內外漁船違規作業特點規律,加大西沙、北部灣、閩粵交界海域常態巡邏力度,切實養護漁業資源。5年來,累計查辦漁業案件1500餘起,查處涉漁“三無”船舶1200餘艘,對外籍漁船越界作業長期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累計驅離1.08萬艘次,抓扣27艘163人。
有取有予,授人以漁
作爲最大的南海沿岸國,中國一直以來也積極與南海周邊國家開展漁業合作,通過技術援助等手段共謀漁業可持續發展。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5月9日,1.28億尾(只)黑鯛、真鯛等水生生物由中國和越南兩國相關部門代表在北部灣放流大海。北部灣是中越兩國漁民共同的作業漁場。長期以來,兩國在共同管理和養護北部灣漁業資源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其中北部灣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與養護合作項目被認爲是迄今爲止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漁業合作的典範,已經5次被寫入中越聯合聲明。自2017年起,中越雙方已經開展了7次聯合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向北部灣放流水產苗種超過3.54億尾。
馬勝偉介紹稱,增殖放流作爲我國資源養護的一個重要舉措,經歷了粗放式到更科學、更精細化管理的過程。目前,我國在增殖放流方面,出臺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等政策,從政府層面對放流的區域、品種、規模以及時間都進行了規範。以西沙海域爲例,作爲我國主要的熱帶漁場,西沙羣島是紅珊瑚、庫氏硨磲、玳瑁等珍稀動物的棲息地,也是我國海域爲數不多的海龜上岸產卵地。但過去一段時期,受外方漁民過度捕撈、炸魚、毒魚、濫挖貝類等因素影響,西沙海域生態系統越來越脆弱,生物物種日趨減少。
爲促進西沙漁業可持續發展和漁民增收,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連續多年在西沙海域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三沙市歷年放流的魚類中,不僅有青石斑魚、紫紅笛鯛、紅鰭笛鯛等經濟魚種,還有玳瑁和綠海龜這樣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爲有效抑制長棘海星的爆發,保護三沙地區珊瑚礁生態系統健康發展,三沙市政府還大量放流蠑螺、馬蹄螺、長鰭裸頰鯛苗等具有生態價值的礁棲物種。此舉對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展示我負責任漁業大國形象、維護我國領土主權和漁業權益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中國還基於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積極與其他東盟國家開展漁業技術合作,給後者提供技術援助。“此前,我們主要在中國—東盟漁業培訓體系構建、中菲海藻養殖技術合作體系構建、中菲熱帶優質水產品種繁養技術合作和中國—菲律賓現代漁業示範基地建設等方面與東盟國家開展漁業合作。”馬勝偉介紹稱,在這些項目的推動下,中方爲東盟各國培訓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114名,一般管理人員177名,在菲律賓巴拉望和達沃各構建網箱養殖與魚苗綜合示範基地以及名優水產品養殖示範基地1個。
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到2019年,中方向菲漁民提供漁業技術培訓交流,支持菲律賓發展海水養殖和水產品加工,菲方多次向中方提出了魚類種質資源轉讓的要求,以及漁業技術能力建設需求。2017年—2019年期間,中方每年還向菲律賓巴拉望和達沃地區水產養殖戶免費提供10萬尾優質東星斑苗種。
“應當看到,當前各方在南海深化海洋治理合作的主要障礙仍是領土主權和海域劃界爭議,地緣政治博弈增加了南海海洋治理合作的複雜性和相關方達成一致的難度。”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丁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海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不僅關乎我們當代人的利益,還關乎子孫後代福祉。爲逐步推動形成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南海各方仍需不斷努力、與中方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