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集團CEO尹燁:負責任地告訴大家,21世紀中出生的孩子,人均壽命預期就是100歲

華大集團CEO尹燁:我們是歷史上壽命最長一代人,也是技術上接近了永生的第一代人(來源:本站科技頻道)

作者 | 普子胥

出品|本站科技《態℃》欄目

“公元28年一直到1900年,全世界人類的預期壽命才31歲而已。

在12月24日《未來公開課》開場演講中,尹燁先生,這位華大集團CEO,一位在生命科學領域有着深厚造詣的專業人士,一個孜孜不倦、又頗具爭議的科普“網紅”,圍繞着生命科學以《當你能活過一個世紀》爲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向大衆科普人類壽命的奧秘,解構其中原理。

尹燁談到,人類的生理年齡難以測算,且與社會年齡有很大差別:“抱歉,我們現在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準確測量一個人,特別是成年人的年齡。”

尹燁表示,隨着現代醫學與科學養生的進步,我們這一代人正成爲歷史上最長壽的一代,並且在技術上是最接近永生的一代人。因此,隨着人均壽命的增長,如何面對更爲漫長的人生,不僅將徹底結構社會關係和經濟,還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在未來的長壽時代,鍛鍊身體、保持忙碌、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以及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財富,將是我們應該做出的改變。

“斯人已逝,然文脈永生。”尹燁談到,人類的長壽是趨勢,但肉體上的永生是“癡人說夢”。他表示,古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對人類而言,如何將今天的文明和美,能不能把人類的知識,人類的愛向在跨血緣跨物種,甚至跟硅基生命去結合,這纔是我們今天更多的去討論下一個時代新人類的一個有意義的方向。”

據悉,本站科技《未來公開課》在12月24-29日期間,除了華大集團CEO尹燁先生,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劉嘉教授,小冰公司CEO李笛,創世夥伴資本主管合夥人周煒,漸凍症抗爭者、京東集團原副總裁蔡磊先生,都將以一種知識演講的形式,結合過去一年裡引發大衆最爲關心且深思的話題,對熱點人物和事件進行盤點回顧,去分享人文之思,結構科學之美,在真知灼見中,去看你我、看天地,看衆生,讓智慧致敬過去、暢想未來。

以爲爲尹燁演講節錄:

大家好,我是尹燁。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您跟我活過100歲,超過一個世紀,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這樣的事情?

彆着急,我們先看一看幾個基本的常識。比如,如果您不給我身份證,也不給我出生證明,我有什麼辦法知道你準確年齡嗎?測一下您的牙齒,戳一管您的血,給我一些帶毛囊的頭髮,我能知道您多大嗎?抱歉,我們現在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準確測量一個人,特別是成年人的年齡。換言之,比如說你給我這管血,我測到您實際的年齡可能會有正負10歲的誤差,也就是說它整體上會有20歲的差異。

請大家記住,我們的社會年齡和生理年齡遠遠不一致,每個器官的年齡也不一致。你愛運動,你的氣肺功能可能就好,他就會比你的社會年齡可能年輕幾歲。如果你貪嘴,你可能會覺得你胃腸道的功能好一些,然而它可能就會給你的肝臟帶來很多的負擔。這就是我說的,您不要太偏科了,還是要好好的去愛惜您的身體。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問,在這樣一個不確定性這麼強的時代,應該如何去養生?真正養生的方法其實都不太好解。比如說我會推薦你管好嘴,不是簡單的管住嘴,不是簡單的看熱量,我更多的要看均衡能量到精準。比如,你應該邁開腿,找到一種合適自己的運動,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跑馬拉松,揮拍也很好,游泳也很好。同時我希望大家能夠睡好覺,規律睡眠,這是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我還勸你如果力所能及,多做點好事,助人爲樂。當你有一個好心情,也會讓你整體的情緒變開心,你的健康壽命也就會變長。

最後一條,希望你樂天。不是簡單的說你不悲觀,或者每天就是傻呵呵的笑。樂天的基本點在於,不管給我的好還是壞,我都侃着面對,你要做一個達觀的人。所謂樂觀的反義詞不是悲觀,是不樂觀,悲觀的反義詞也不是樂觀,是不悲觀。任何東南西北風,我就做一個樂天觀。

當下很多朋友們都看到了我們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會問我,人類的壽命極限到底是多少?我們在過去說120歲就是上限。比如說哺乳動物,壽命是生長期的5到7倍,性成熟的8到10倍,或者我們的細胞分裂50到64,大概推出來差不多就是120歲。但是隨着我們這幾年生命科學和生物基礎的快速發展,我們開始討論200歲是不是有可能實現。

這本書的作者叫謝爾蓋·揚:這是一個原來去投資房地產的投資人。現在因爲他遭受了一些大起大落,特別想做健康,他成立了一支基金,叫長壽願景基金,他寫了一本書叫《年齡革命》。裡面觀點說,我們可不可能活到200歲,同時還保持25歲的身體?

我們先看看過去,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古羅馬、古希臘時候,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是多少?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 28年一直到1900年,全世界人類的預期壽命31歲而已。然後再看很多人說古代皇帝都活得長。我這裡統計了中國古代305位皇帝的壽命排行榜,你看到平均皇帝的壽命也只有41歲。清朝是一個離我們非常近的朝代,清朝的皇帝十二帝,平均壽命不過52歲。

其實,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你大概率都比過去的皇帝壽命長。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那中國的人均健康預期的壽命在全球水平是怎麼樣?你可以看這張熱度圖,中國的這個數據在英國之後,但是比美國要好。我們當下的人均性壽命大概是79歲。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健康預期壽命比美國還要高一點,要知道美國一個人在醫療化費差不是中國人的十幾到二十倍之間,我們怎麼會做到這一點?實際上這也跟我們中國人喜歡養生不無關係。

那我們再接着問,我們當討論長壽的時候就會想起百歲老人,中國的長壽之鄉在哪?如果說如果一個區域,整個的人口超過千萬,這樣的一個長壽聚集地在哪裡?沒錯,北上深廣。我們能看到,其實在我們人類脫離健康、在生命最後的這段時間,比如說10年或15年,我們確實根據要當地城市的衛生健康水平、醫療水平、教育水平、城鎮的便利設施條件。這就是爲什麼在大城市你生活成本會高一些,它給你帶來的其他輔助條件也確實好一些。

我們過去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大家只能哈哈一笑了。如果今天有一位70歲走的人,大家可能都會比較惋惜,你是不是走得太早?不得不說,如果我們看過人類史,我們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一代之人,也是技術上我們第一次看到我們接近於細胞永生,器官永生,肉體永生,至少是技術上接近了永生的這樣的第一代羣體。

再往下看,比如說今天的生命科學,今天的現代醫學,有沒有可能讓中國人能夠健康的活到百歲?我可以負責任告訴大家,這個世紀中出生的孩子,如果沒有說特別大的變動,那麼他的人均預期壽命就是100歲。不妨想象一下,你小學畢業可能90年還在做同學聚會,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特別希望大家每一個人都能夠去保重自己的身體,因爲原來60歲退休了,也許你只會再生活10年或20年,今天你可能會生活40年或更長,這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全球這麼多國家第一個撞線其實是日本,日本作爲一個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也是全球第一個深度老齡化的。早在2017年日本就已經建立了一個叫人生百年時代構想。

這件事重點就是討論,如果日本的平均年齡在大幅度增加,以後的社會,經濟可能會有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老齡化和少子化疊加,應該怎麼辦?百歲人生時代假定真的來了,應該做些什麼準備?比如說你需要長久的鍛鍊,一定要把自己的骨骼,自己的肌肉,特別是小肌肉,能夠保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

再比如應該保持忙碌。人大概閒着的時候會很恐慌,忙着的時候儘管有的時候會焦慮,整體上你還是經常會有一點心流的滋潤。鼓勵大家還是讓自己忙起來,請多交摯友,或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你想活的時間非常的長,又想活得很豐盛,請您交幾個好朋友。想一想巴菲克和芒格先生剛剛去世,這兩位摯友也是保持長達大幾十年的關係,彼此印證,我想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份心靈的支持和伴侶。

除此之外,我還希望您能夠終身學習。我們過去的學習到到了本科,或者如果你沒有進一步的深造到此爲止20來歲。如果你想從事比如說科學研究,你可能會念碩士、博士後的進修,大概你會學到28歲到30歲範圍。而如果我們今天的這個壽命的尺度已經是百年,那麼我們可能就要保持終生學習的習慣。

很多人經常會問我,如果說50歲退休了,我再學習還來得及嗎?其實只要你現在開始什麼都不管,我會建議你再嘗試學一門外語,儘管,大量的理工科的學習可能會在30歲以前更容易學習比較深的內容。但是對很多語言的掌握,確實是要到四五十歲有了充分的人生經歷後,你纔會更加的得心。爲什麼?因爲只有學會了兩種語言,纔可能真正去明白藝術語言。

又或者我建議您學一種樂器,不管這個樂器是很複雜的鋼琴,還是一個很簡單的古琴。我說的是看起來簡單的演奏,技巧並不簡單。因爲學習樂器會用到您不同的腦區,這些都對我們將來去對抗我們目前還比較棘手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比如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症,我們叫老年癡呆的這類疾病有用。最後一件事情大家不要忘了,需要您及時攢夠錢財。

爲什麼講這個話?我們今天在退休以後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你要度過,如何做好自己的人生的財富規劃?是不是在退休以後還有一種增加收入的可能?這些都對今天的人類替代的全新的一些挑戰和思考。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幾個正在發生或即將普及的事情,就包括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我們能不能治癒癌症,我們的器官能不能再生?我們的意識可不可能有點存儲?美國也剛剛批准了2020化學獎金,Crispr技術開始走到臨牀。雖然這個技術今天的收費是一劑220萬美金,在可接受度程度上、可支付程度上,他還是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所以我在每天看到這些紛至沓來的生物技術的時候,我也有自己迷思。

我並不懷疑人類實現少數技術,我只是擔心我們把今天的醫學變成了精英醫學,從而讓生命變得越發的沉重。如果以後有錢的人活200歲,沒錢的人活20歲,那麼我們這個技術還要做它幹什麼?我要說,只有普惠的智能醫學纔是有意義的。而在這一刻,我特別想告訴大家,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防大於治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人類到今天也並沒有掌握到可以去治療或者治癒天花的方法,大部分的天花其實是自愈的。但爲什麼整個人類可以在1979年,中國在1960年集體告別天花?就是因爲我們通過全球合作,通過人人可及的疫苗實現。

同樣,如果我們可以把基因檢測做到人口的基因,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遠離遺傳病或者中晚期的惡性作用?我們在這些重大慢病上,是不是能幫我們人類搶出更多的生存錢,節約大量的醫療費用,減少更多的社會負擔?

健康中國2030的核心,是我們要從以治療爲中心轉向爲以預防爲中心,再轉化爲以健康爲中心,這叫防大於治。而跟基因相關的有幾類疾病,我也希望大家能記住下面三句話。第一句話,那就是罕見病都是“正常”人生,我這等正常人是打個引號。您跟我一樣,基因組上是沒有人完美的,任何一個人都會攜帶7- 13個我們叫有害的基因突變可以導致你致疾、致殘或致死。關鍵是您的另一半不要跟您攜帶有一樣的這個缺陷,否則你會生出一個不正常孩子的概率就大增。

別忘了今天中國初生兒缺陷,還是5.6%,中國保守估計有3000萬個罕見病的病人,就像蔡磊先生這樣的漸凍症患者,他是能夠站出來給大家看的。還有太多罕見病人,今天的中國,大家根本都不敢讓他推出門去,因爲怕被別人歧視,看不起。

對此,首先我們做生命科學的不要有分別心,正是因爲他們替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承擔的小概率的這些事件,才使得我們可以正常健康去生活,我們要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上帝開個玩笑,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避免這樣一個悲劇的發生,所以做好:孕前、產前、新生兒三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句是,沒有突然發生的腫瘤,只有突然發現的癌症。爲什麼我前面用腫瘤,後面用癌症?是因爲腫瘤分成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就等於癌症。有沒有良性的癌症?對不起,沒有這個詞。我想說的是我們今天看到了大量的癌症,包括宮頸癌,包括結石、腸癌,從最開始出現一點點癌前病變,或者就是良性的一些改變,到最終演變成我們不可收拾的中晚期腫瘤,要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在這十幾年當中,只要您做過一次,比如說 HPV 的檢測,做一次結腸癌的早篩,做一次我們的引導鏡,做一次胃腸鏡,其實都可以將這些隱患消滅在搖籃當中。千萬不要以我自己忙,給自己找一個藉口,我不去體檢。

最後一句話是寫給當下很多焦慮的家庭。最近剛好是秋冬季,也剛好是全面放開以後第一個冬天,我們看到了多種呼吸道疾病增加,特別是兒童醫院病滿爲患。我想說的是,當病因不明的時候,請您不要濫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沒有用。如果是支原體感染,頭孢就沒有用。所以我們醫學的關鍵是,我必須知道這一刻您是被何種病源引發的感染,然後再辨症施治。

這幾句話其實都很簡單,然而真正做到似乎不會那麼容易。這也是這次本站的未來公開課的一個初衷,希望讓更多的跨界思考來啓發大家,可能對一些我們在專業領域耳熟能詳,然而在大衆卻更爲認知的,希望讓這些知識能夠飛到尋常百姓站,這也是科普的重大利益。

下一part,我會聊一聊我們爲什麼會老。

你有沒有想過,老有可能不發生。這幾年關於衰老機制文章越來越多,有一篇文章創造性提出了衰老的12個標誌,包括了基因組不穩定、端粒損耗、表觀遺傳改變、蛋白質穩態喪失、大自噬失能、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衰老、幹細胞耗竭、細胞間通訊改變、慢性炎症生態失調。比如說腸道菌羣失調就屬於生態失調。這些每一個領域都是當下我們做抗衰研究的一個相關證明。

衰老的特徵,需要滿足我現在講的三個要求:第一個他跟年齡是相關的,年齡越大發生的越多。第二個我通過實驗證明,誘導這個事情可以加速衰老。第三個,我通過干預可以減緩、停止甚至逆轉衰老。

大家聽我講了很多年基因了,哺乳動物的基因,基因組大小差不多都是在3個G,也就是30億個鹼基對左右。但是爲什麼我們不同的基因組,我們相同基礎大小的,不同的物種之間衰老的速度卻全不同?比如說我們的地上鼠,地上的老鼠大概就是活了兩年左右,而我們人類基因組跟它基是80% 相似,基因組大小基本一樣,我們卻能活到百歲,我是它壽命的50倍。細胞如果都是按照同樣的衰老速率,這無法解釋,這在過去一直是在我們衰老界研究的一個謎。

但是大家知道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來來干預小鼠的壽命,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去想方法延緩衰老。第一個熱量限制,有的像大家今天理解的輕斷食甚至辟穀。第二個,我可以抑制生長激素或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第三個,第三個我用雷帕黴素。這三種方式分別代表了通過飲食,干預遺傳和藥物來延長壽命。我們最後發現,原來衰老不是硬件問題,衰老是我們基因組程序的軟件問題,只是這個生命的語言在過去我們沒有足夠強大的工具,或者說我們沒有足夠可以普及的成本去做到。

我們今天可能或許會明白,衰老原來是我們身體軟件設計缺陷的結果。我也一直講,在我們任何一個物種上,其實死亡也是一種程序,它是在我們的基因組當中一個提前做好的一個設定,所以今天的抗衰老療法應該更多的針對身體的軟件,而不是硬件,纔可能會真正的起效。不管是小鼠實驗或者是用一種模式動物,叫線蟲上的實驗,我們會發現他們是可以通過靠“虐”實現長壽。

簡單的講,如果線蟲的生活環境很好,吃的很好,休息的很好,它大概很容易就在一個正常的年齡去壽宗正寢。可如果我又餓他,又動彈,想各種各樣的方式:有點像我們過去講的,欲天將降大任於線蟲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然後線蟲之能忍性就活得更長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或許我們的人類不應該生活在一個稍微安逸的狀態,有時候也確實要讓自己做一些負熵的事情。熵是物理學熱力學定律一個重要的定義,也就是說它代表的是一種秩序的混亂度,做負熵就是讓你的混亂度降低,讓你變得更有秩序。怎麼辦?其實就是運動加學習,你的身體和大腦只有一個應該在路上,這個不妨大家也多多去考慮。

再往下講就會講永生。其實永生從秦始皇開始,就是自古以來很多政治家或者是大商人一種妄想,因爲沒有死亡,那麼每一個人出生都一定是一個悲劇。儘管我們做大量的抗衰老研究,但是對於一個人的長生不老,我是持否定態度。我所致力的是每個人健康長命百歲,畢竟我所能看到的人類,歸根結底是以羣體而並非個體的方式來實現延續。

真的有人在這幾年就曾經以這種方式來問我,能不能活到200歲、300歲甚至永生?

我其實會這麼勸他,我說如果第一個人實現了永生,那他的兒子可能會用物理的方式幹掉我們。歷史上看到太子越位的事情多了去。某種程度上講,我們應該把我們的生態位早一點讓給下一代,正如我們的上一代也把他們的生態位讓給了我們。

那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死亡?看過《尋夢環遊記》的人都知道,其實死亡並不代表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肉體不在了,而是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還知道你曾經存在過。所謂死亡,更多的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消亡。我想說,有些人走了,他還活着,就如同我現在給你看的這幾個人,屈原、李白、蘇東坡,包括孔子,可能他們活着的時候都沒有想過他對後世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

“斯人已逝,然文脈永生。”

所謂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功名利祿若長久,汗水易當西北流。身外之事就是身外之事。春秋魯國叔孫豹寫過一段很經典的話:“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我們如何能夠讓我們的“文脈永生”?在1543年,當哥白尼寫完《天球運行論》並發表之後,我們知道了,地球已經不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他已經不再是太陽系的中心。但是我們今天的文明和美,能不能讓這個地球成爲這個宇宙的精神中心?這倒是我想跟大家一起去探討的,我們能不能把人類的知識,人類的愛向在跨血緣跨物種,甚至跟硅基生命去結合,這纔是我們今天更多的去討論下一個時代新人類的一個有意義的方向。

我不得不說,衰老真的就是一個心理概念,只有當你覺得你老了,你纔是真老了。有些人20來歲心態已經像60歲了。有些人70多歲卻只保持着40來歲的這種感覺。你知道所謂的老不是頭上有了白頭髮,而是你的腦中不再接受新的想法。在我們這些科技大廠當中,有一句話叫技術上你老了,你還在抱殘守缺、因循守舊、不接受新事物,技術的演進越來越快,畢竟科學革命到現在,僅僅就是500年的時間,工業革命到現在短短二百五十年的時間。但是人類的壽命又在加速的延長,這就會出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你看如果生下來遇到的科技,你會理所當然的20歲遇到的科技,就像今天的GPT都是一羣孩子們十幾二歲的孩子們積極擁抱他,他們會欣然嘗試,如果40歲的時候遇到了,很多人就開始半信半疑,等到60歲時候再遇到了技術,得了吧這都是異端邪說,你忘了你也是從20歲過來的。

我們今天有很多的諾貝爾獎,獎給了60歲70歲的科學家,然而獎勵他們的成就卻是他們在30歲時候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科技的進步從來沒有變慢,只是我們的心態是否跟上。技術鈍感而不是敏感,是當下人類最大的挑戰。

我一直講一句話,在科學上應該是尊幼愛老,多給年輕人發言的機會,多讓他們的思想去奔一下,畢竟世界是您的,也是我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那些身體好,活得久的。所謂活久見,人類這個物種,有的時候經常會莫名其妙的擔心,因爲相信的力量就是人類的神性。往好的方向講,它會讓我們有信仰,它會讓我們有正義感,它會讓我們去追求真理。往不好的方向想,它會讓我們去產生擔憂,產生恐懼。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人類經常容易高估近期而低估遠期。

當我們自覺已經是萬物的靈長,我們開始直立行走,我們學會用火,我們懂得製造工具,開展語言交流,變成了真社會性之後,我們好像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了。然而你有沒有想,當汽車,特別是 F1發明了以後,我們再也跑不過機械。換言之,如果我們看遍這38億年的生命史,你要知道哺乳動物是經歷了寒武紀大爆發了一刻之後的五次大滅絕。當白堊紀大滅絕在6600萬年前發生,恐龍退出了歷史舞臺,哺弱動物有機會站到了今天。掌控地球的從那一刻開始,註定是更高等的智能,而不具體是哪一個物種,比如人類。換言之,我從來不擔心今天的硅基壽命,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擔心的更多的是人類卻像硅基生命一樣執行。

當我們今天還在費盡心思去拯救一個一個的罕見病病人的時候,我們人類還在互相的同室操戈、大動干戈,這其實對今天的人類蠻有諷刺意味。

在過去,人類想去認知世界,人類想去掌控肉體,人類想去把握心魔,所以其實我們是在控制物質,控制基因、控制意識,這分別對應着我們的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識起源。今天確實我們要防止另外一件事情發生,那就是防止硅基生命,或者說也不一定是硅基了,非碳基生命的這種崛起,我們對它的到來有沒有做好準備?很多人都在講,我們現在做的叫 NLP 自然語義區別,我說自然語義識別,我說您那個不叫nature language,充其量你叫human language,你叫HRP可能更準一點。

今天的自然語言,在我來看是DNA的力量。今天所有的人工智能的產生的訓練集,依然是人類一系列的語料庫的話,所以當人類行善的時候,它必然行善,當人類作惡的時候,它就會跟着作惡。你今天種下的因,勢必就會變成明天回報的果。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你堅信智能和愛的涌現是人類神經元累計的結果,那麼我們今天就應該做的是確保科技向上向善,而不是惹禍添亂。

讓代碼有倫理,讓代碼有愛,向硅基的生命植入人性的光輝。未來走上一條碳歸結合的道路,去共同傳播人類的文明和美。在這個已知的可探測的宇宙當中,我想,這纔是我們這代人最該去追求的事情。

關於動感地帶芒果卡

動感地帶芒果卡是由中國移動與芒果TV聯合打造的面向廣大年輕羣體的創新型SIM卡,以“內容+IP+通信+應用”的全新產品模式,融入多重文娛資源和全場景定製權益,通過專享的明星視頻彩鈴、語音來電、元宇宙等5G創新應用和線上線下愛豆福利等獨特權益,突破了傳統通信卡的應用邊界,爲用戶打造全新的通信“視聽”世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