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盛行 藥局傳缺藥?食藥署駁:已整備相關藥物

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目前治療兒童及成人黴漿菌藥物沒有短缺。圖/本報資料照片

秋冬天氣變化加上免疫負債等因素,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加,近期卻有基層診所、藥局不斷傳出缺藥情形,國民黨立委林爲洲今表示,衛福部食藥署沒有主動查覈機制,目前藥品都集中在大型醫學中心。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目前已整備抗生素與消炎解熱等藥品,並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建置中的資訊系統,力拼在年底前完成,藥局將可查詢中盤商備藥情形,也可由食藥署協助調度藥物。

林爲洲今和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藥師沈採穎舉行記者會表示,食藥署沒有主動查覈機制,目前藥品都集中在大型醫學中心,監察院都提出問題,食藥署還對外宣程藥品無缺,導致民衆在基層都拿不到藥。

林爲洲指出,藥品進口、生產都有其前置作業時間,但衛福部、食藥署都沒辦法主動查覈,而藥商欠缺通報管理機制,致食藥署長吳秀梅都認爲藥品無短缺,但民衆卻無法取得藥品。沈採穎說,她在11月27日在臉書發出抗生素缺藥問題,食藥署仍是千篇一律迴應要到平臺登錄,其實一開始大家都會去登錄,但每次換來的就是建議還有哪些替代藥品,替代藥品也會隨即缺藥。

陳惠芳迴應,因應秋冬傳染性疾病用藥需求,8月已函請相關藥品許可證持有商,預先盤點及整備相關藥品及其原物料庫存。民衆若出現呼吸道或腸胃道感染狀況,應儘速至醫療機構就醫。

陳惠芳說,臨牀常用的抗生素,如「安蒙西林」(Amoxicillin)單方口服藥品、「安蒙西林/克拉維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都已持續協調生產供應,安蒙西林目前健保月用量約500萬顆,近期藥廠每月至少供應2000萬顆,其中90%供應給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在社區藥局大多是由牙醫師釋出處方,請社區藥局調劑;後者則自今年初起已逐步增加生產輸入,並協調許可證持有藥商,保留一定比例的藥品供應給社區藥局。

陳惠芳說,目前國內生產用於藥品的空膠囊廠商共計3家,持續生產供應中,相關藥品製劑廠商,配合食藥署秋冬用藥整備政策,即提前下訂所需的空膠囊,確保後續製劑生產無虞。

陳惠芳接着提到,黴漿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依據「臺灣肺炎診治指引」及「兒童社區肺炎處置建議」等國內臨牀指引,第一、二線用藥包括「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米諾環素」(Minocycline)等口服藥品,目前皆有廠商穩定供應中,該等藥品多用於傳染性疾病使用,須由醫師開立處方,再由醫療機構調劑供應。

陳惠芳指出,爲防止抗藥性發生,已請醫師審慎開立抗生素藥品,並提醒民衆切勿至藥局請藥事人員供應抗生素藥品。另藥局也不得無醫師處方販售口服抗生素,目前已請衛生局列入查覈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