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商“前浪”的拆牆與自救

2024年雙11,火藥味寡淡,傳統互聯網電商大廠冰釋前嫌,阿里、京東、騰訊相互“拆牆”“破壁”。

截至目前,淘寶已支持微信支付、京東物流全面接入淘寶天貓,京東已開通支付寶付款、支持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

時隔十幾年,阿里與騰訊、京東與阿里才上演“世紀和解”,這誠然是順應監管規則的結果,但也是互聯網電商巨頭們在存量時代尋求增量市場、突破增長瓶頸的自救之路。

更何況,如今電商格局已經大變,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平臺兇猛異常,淘天、京東、騰訊們互設壁壘的意義不復存在,如何在新玩家迅猛的競爭威脅之下尋找破解法門,這關乎存亡。

圖片來源:許樹星 攝

拆牆行動

消費者呼籲數年,才終於結束了在三大APP之間來回切換、保證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都留有餘額的窘況。

阿里系與微信支付的故事時隔多年得以續寫。今年9月5日,淘寶網發佈“關於淘寶網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公告”,稱9月12日後逐步向所有淘寶網賣家開放微信支付能力。9月27日,淘寶天貓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正式落地,消費者在淘寶購物時可選擇微信支付。

11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際體驗發現,並非全部淘寶商家支持微信支付,開通微信支付的商家和商品類目並無規律。

對此,淘寶官方客服迴應記者稱,部分商家和商品特殊性(包括雙11預售定金和尾款等)暫未覆蓋支持微信支付,是否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以淘寶付款頁面爲準。若還是無法使用,是因爲該能力還在逐步開放中。

淘工廠官方客服明確表示店鋪可支持微信支付,但對淘寶APP的版本有要求,用戶需要更新淘寶APP至最新版本,若更新版本後仍無法使用,可能是微信支付尚未覆蓋,後續會分批次逐步開放。

淘寶接受微信支付,增加了消費者支付的便利性,尤其是偏好使用微信支付的消費者,在淘寶購物時無需再騰挪資金到支付寶賬戶,減少了瑣碎和複雜性。

這對於淘寶來說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市場數據顯示,微信支付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較高,淘寶新增微信支付能力後,或可以藉此挖掘下沉市場增量用戶。

阿里與京東的“拆牆”舉措則涵蓋支付與物流體系,這兩大體系也是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10月,雙方相繼完成了京東物流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菜鳥接入京東平臺第三方商家、京東APP開通支付寶付款等動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京東方面瞭解到,目前雙方已基本完成系統對接,部分用戶已經能在結賬時看到支付寶選項,消費者也可以在淘寶和天貓APP內查詢京東物流軌跡,入駐京東平臺的第三方商家可以選擇菜鳥速遞、菜鳥大件服務。

記者11月3日調研發現,京東的支付寶支付尚未完全落地,自己及周圍人羣的京東APP已是最新版本,但目前仍不支持支付寶付款。社交媒體平臺上,偶有用戶曬出京東賬戶可以使用支付寶付款的消息。

對此,京東客服迴應記者稱,支付寶使用正在逐步開放中,僅部分用戶、部分商品開放使用,是否可用以頁面提示爲準。支付寶不可用時,可以選擇京東支付、雲閃付、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

而雙方互通物流,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實際影響。

記者在淘寶和京東諮詢了多個類目的商家,商家表示,有固定的快遞合作方,在合作快遞中隨機發貨,不支持指定快遞。

至於未來,淘寶商家是否會增用京東快遞,京東第三方商家是否會選用菜鳥物流,雙方客服均未給予回答。商家方面表示,會根據消費者訴求適當考慮,不過目前合作的快遞已經能夠滿足業務需求。

可以確定的是,淘寶及京東的物流互通,意味着商家的物流選擇會更加多樣化,根據不同的商品特點和用戶需求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

比如,淘寶商家可以通過京東物流,爲消費者的半日達、送貨上門等高效配送服務多提供一個選項;京東商家則可以通過菜鳥滿足消費者將快遞暫存在菜鳥驛站等需求。

多年來,阿里與京東各自爲營,建立了深厚的支付和物流壁壘。

此前,淘天系主推支付寶支付,物流承運則由菜鳥、“三通一達”、順風、極兔、郵政組成。接入京東第三方商家之前,菜鳥直營的速遞業務主要被放在阿里巴巴體系內,包括天貓超市、天貓國際、盒馬、速賣通等。京東則主推京東支付,物流體系裡也不包含菜鳥。

這次“破冰”,還意味着京東物流與菜鳥都打開了增量空間,往對方的訂單池子裡尋找增長機會。

消費者總歸樂見其成,畢竟,電商平臺之間的壁壘越少,意味着購物的便利性越高。

自救抉擇

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互聯網電商平臺“前浪”們的互聯互通,也可以被視爲是一種應對策略。

阿里與騰訊的支付互通,時隔11年,支付寶與京東的重新聯結,時隔13年。

2013年7月底,阿里暫停與微信相關的第三方應用服務,斷掉一切微信數據接口;當年11月,微信封殺淘寶鏈接,淘寶引導下載的鏈接也被屏蔽。

京東於2011年5月宣佈停用支付寶,原因是支付寶的費率較高。此後,京東轉而與微信支付合作,並研發了自己的支付平臺京東支付。雙方多年來各自建立起了獨立的支付與物流體系。

數年過去,電商江湖的座次已經發生改變。

近年來,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平臺崛起,傳統電商平臺面臨着巨大的競爭壓力,市場份額也受到一定擠壓。

2017年之前,阿里系電商的GMV市佔率曾高達70%以上,後續幾年下滑明顯。

參考財報,wind數據顯示,拼多多2023年營收額爲2476.4億元,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89.68%、90.33%。2024年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增速更是高達104.9%、182.9%。

阿里巴巴2024財年(2023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的營收爲9411.68億元,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分別爲8.34%、9.93%。

京東2023年營收額爲10846.62億元,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分別爲3.67%、132.82%。2024年上半年,營收與淨利潤增速分別爲3.87%、53.98%。

2024年5月,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業界震驚,關於“電商變天了”的感慨此起彼伏。不過截至11月3日,拼多多最新市值爲1674億美元,低於阿里巴巴的2336億美元。

抖音電商的GMV更是全速奔跑,2021年GMV是前一年的3.2倍,2022年GMV同比增長80%。有消息稱,其2023年GMV達到了2.5萬億至2.6萬億元,不過該消息後續被抖音方面否認了。

內容電商不可小覷。短視頻內容營銷及直播帶貨,讓抖音轟開了傳統電商的城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發起的消費者調研顯示,消費者的電商購物習慣較十年前已經大有不同,線上消費從淘寶、京東的“二分天下”,轉向“三超多強”。“三超”即阿里、京東、拼多多傳統電商平臺,“多強”則指的是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興電商。

多位消費者感慨,“購物的盡頭是直播”,雙11這種促銷大節點上,總會去頭部主播的直播間瀏覽一番,比比價。

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傳統電商巨頭的互聯互通,根本原因在於“阿里、騰訊、京東不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關係,後來者們纔是更大的競爭威脅,這三家本身設置壁壘的意義已經不存在了。”

也有知情人士稱,大廠們互聯互通的技術難度並不高,直到現在,最難的“意願問題”才終於消融。

商業利益決定業務策略,競合關係的微妙平衡,還在變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