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宮”:還有一個看不見的紫禁城
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即將落幕。爲了不錯過這六百年一次的約會,這幾天的故宮人山人海。
紫禁城在北京城的正中央,這座明清兩代24位皇帝居住過的皇家宮殿羣坐落於南北中軸線上,以三大殿爲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擁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餘間。這裡的一磚一瓦,一木一石,無不銘刻着那些早已逝去的古代工匠們的辛勞,無時無刻不在訴說着穿越600年滄桑的故事。
紫禁城作爲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羣,誕生於10萬民間工匠長達14年的手工勞作。標誌着最高皇權的三大殿,其莊嚴與崇高無不建立在能工巧匠的汗水之上。當人們踏着漢白玉臺階緩緩登上高高的臺基之時,有誰曾經想到,在石砌的臺基之下是厚而載物的夯土工程。
中國古建築建造技術在長期的過程中,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嚴苛、標準的建築施工方式與方法,被匠人們總結爲“八大作”,即土作、石作、搭材作、木作、瓦作、油作、彩畫作、裱糊作,這八項技藝合稱爲“八大作”。其中,排在首位的“土作”,承載起爲連綿殿宇構築根基的重要作用。
土方臺基與地基,是每一座建築物持久堅固的保證。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殿爲例,其地基的修建經歷了極爲複雜的過程。首先,必須在選定的位置,將原有的自然土層全部掏去,然後再重新注入經過處理的土層,並加以夯實,構築成嶄新的地基。
以太和殿下的地基墊層爲例,經工作人員鑽孔發現,高達8.13米的石基下面的土層是由一層灰土、一層黏土、一層碎磚及一層卵石經過反覆交替疊壓而成。其中最爲重要的灰土層,以石灰和黃土按一定比例配製,因此被俗稱爲“三合土”。經過此道工序所形成的灰土層具有堅硬密實的特點,有利於建築防潮,因爲這種辦法有效地隔開了自然土壤,同時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建築物地基經長年累月後可能出現的下沉現象。
配比之後的灰土層遠未達到使用的程度,還需要耗費工人的無數體力與無限耐心去夯實。按照木製夯具的底部尺寸,分爲“小夯灰土”和“大夯灰土”兩種做法。三大殿作爲紫禁城中最高等級的宮殿,其地基需要儘可能地堅固與穩定,因此工人多采用更爲複雜的“小夯灰土”。
先在開挖的地基處用名爲“硪”的打樁工具用力砸地三遍,隨後撒上一層灰土,用雙腳踩上一至兩遍,再用一種尖頭的管狀工具(柺子)在浮土上戳眼,形成密佈的“流星拐眼”,再鋪一層灰土,挨次踏平,待兩次鋪就的灰土厚度達到七寸後,用夯子打上四遍,使灰土層更加緊密。此後便是潑水,需慢慢潑灑,水量不可過大,使灰土達到洇溼。爲了起到吸收水汽的作用,還要在溼潤的灰土上灑一層磚灰渣。稍幹後,即用木夯砸實。
夯的手法十分講究,工人舉至腰間高度後往下打,稱爲“平夯”,舉過頭頂,稱爲”高夯”,各一遍,再輕敲一遍。這還不算完,還要旋轉着圈地夯一至三遍。如此多次的打夯之後,還要潑灑糯米汁,其黏性會使灰土層更爲牢固地粘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具有更強韌性的地基。待幹後,再重重地砸打上兩遍,這時的地基才能達到質地緻密而堅固的最終要求。
經過如此的加工,六百年的三大殿,從明代建成至今,沒有因地面雨水的浸泡而下沉過,也沒有因爲冬天的寒冷氣溫致使地基收縮出現變形。這一整套挖、夯、填、築的技藝所築成的地基,還歷經多次地震,安然無恙。
紫禁城的建造與維護雲集了明清兩朝的能工巧匠,也離不開設計師的智慧。古人云:“世之興造,專主鳩匠,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毫無疑問,一座建築的藝術風格取決於設計師的能力與眼光,而設計師水平的高低決定着建築的藝術水準。
紫禁城到了乾隆一朝,“能主之人”不再是設計師,而成了乾隆皇帝本人。這位精力充沛的乾隆皇帝不僅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還是一位“審美強迫症”患者。對於設計師的想法,他總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不同意見,甚至直接推翻原有方案,設計師只能在皇帝所限定的範圍內進行有限的創作。他們深知,只有那些符合了帝王審美觀念的方案才能得以實施,只有那些滿足了皇帝情趣的作品纔有可能被宮廷收藏。
故宮內的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內最高大的建築,閣內裝飾精緻,結構複雜,有“迷樓”之稱。“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上,有一片來自符望閣的漆紗極爲引人注目。這片漆紗厚度看似與一張普通A4紙無異,可它卻是包藏了六層,分別由紗芯層、紙樣層、帖金層、打底層、暈染層和勾線層組成。漆紗正反面均做金銀三色西番蓮、卷草和夔龍紋裝飾,雙面皆可觀賞,有如一件雙面繡,且可完全透光,精美程度超乎尋常。
漆紗是一種特殊的織物,可用來製作衣物、燈罩等,傳世實物極其罕見。這件漆紗製成之後的二百多年以來,這次是首次公之於衆。傳統的漆紗製作工藝已失傳許久,故宮文物專家與科技工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決定復原這種工藝。
初步探明漆紗是以桑蠶絲織成的紗芯爲地,每根紗芯上都包裹着一層大漆,正反兩面中部的圖案以紙樣爲襯,再塗刷一遍大漆,並以漆層厚度變化做出立體感。漆層之上,再經金箔和銀箔研粉,綜合運用描金銀、貼金和暈金等多種傳統技法描繪紋樣,實現富於深淺變化的色彩效果。
這件漆紗專爲符望閣定製,製作於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25歲繼位,他曾說,如果我能夠長壽,在位一定不超過60年,因爲我爺爺康熙在位61年。爲此,乾隆親自爲自己的退休之所――寧壽宮進行設計,大到整體佈局,小到每一間房子裡的佈局。這件看似薄紙的作品其實隱含着古代工匠最爲厚實的精湛工藝水準。
1976年,位於河北省的唐山發生了大地震,北京也有明顯震感。故宮裡的工作人員發現在太和殿的廣場下面很多地磚出現了斷裂現象,需要及時修復。工人們在進行修復時發現,在斷裂的地磚下面居然隱藏着一層又一層的石階,經查點,共有15層。所有在場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毫無疑問,沒有皇帝的命令,不會有此設置。究其根源,還是歸於紫禁城的“總設計師”永樂皇帝朱棣身上。他爲什麼要在太和殿廣場鋪設如此深度的磚塊呢?
我們不由得想到這位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與其父朱元璋所指定的皇位繼承人朱允�芍�間的那場耗時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儘管朱棣最終取得了勝利,成功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卻對敵對勢力始終心有餘悸。也許,他時刻擔心敵人會突然出現在紫禁城的某一處陰冷角落加害於他,他的防範之心令其在建造紫禁城時絞盡了腦汁。如此廣闊的廣場,會不會有刺客挖地洞突襲至他的面前?因此,永樂皇帝下令採用獨一無二的“套娃”式地磚鋪排方式,以杜絕來自地下的暗殺行徑。
紫禁城六百年,既是時間的跨度,也是歲月的厚度。然而,紫禁城的厚度並不總是擺在明面上,讓世人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厚度往往隱藏在歷史的縱深之處,只有悠悠歲月才能參透其間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