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義昌碾米廠老屋新生 每週末開放參觀

臺南後壁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舉行「入厝」儀式。(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後壁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舉行「入厝」儀式。(劉秀芬攝)

臺南後壁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舉行「入厝」儀式,臺南市長黃偉哲邀大家來參觀體驗。(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後壁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舉行「入厝」儀式。(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後壁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舉行「入厝」儀式。(劉秀芬攝)

位於臺南後壁菁寮無米樂社區的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今年修復完工,10日由黃偉哲市長親自主持「入厝」儀式,爲新生的義昌碾米廠揭牌。黃偉哲表示,義昌碾米廠是活的歷史建築,串連地方鄉親的情感與記憶,希望大家多到菁寮走訪體驗,感受一個己消失的文化再次活躍大家面前。

義昌碾米廠創立於日治時期,爲當時菁寮地區規模最大,迄今已有近百年曆史,二層樓高的碾米機具頗爲壯觀,據經營者樑家子女回憶,碾米機具當時是聘請遠在豐原的師傅前來量身手工打造的獨一無二成品。

由於深具歷史價值,義昌碾米廠於2010年登錄爲歷史建築,2016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南市政府與所有權人樑家三方共同出資926萬元,由樑家自辦發包進行建物修復工程,同時修復碾米機,歷經4年終告完工。

文資處表示,修復過程中,碾米機因部分構件遺失,一度面臨無法運轉的窘境,所幸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在2019年獲贈麻豆合興碾米廠的舊料,得以將部分文物及構件「傳承」予義昌碾米廠,運用於碾米機修復與義昌碾米廠的展示中,使舊料重獲新生。

在修復期間,有許多在地鄉親關心修復進度,不時聚集碾米廠內,述說着過往對於義昌碾米廠的共同回憶與期許,盼望未來義昌碾米廠能夠成爲菁寮地區的新亮點。

市府也不負衆望,除讓歷史建築義昌碾米廠重現風華,也協調所有權人於每週六、日免費開放參觀,現場除介紹稻米、糧食及農村的文化外,並播放「3D碾米流程動畫影片」,讓民衆一窺傳統碾米機的運作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