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AI輔助診斷軟體」獲醫材許可證 施振榮:讓醫師睡覺也能貢獻

▲左起爲臺灣諾華謝麗娟總裁、宏碁公司陳俊聖董事長執行長、宏碁公司施振榮創辦人榮譽董事長、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吳秀梅署長。(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宏碁(2353)今(23)日宣佈,攜手臺大醫院跨界合作打造的「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通過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覈准,取得臺灣首張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AI輔助診斷軟體」的使命就是要讓醫生在睡覺的時候也能爲人類做出貢獻

根據「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統計,臺灣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9.32%,糖友病患超過220萬人,而糖尿病會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爲提升糖友的檢率,宏碁攜手臺大醫院跨界合作打造「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臺灣力推「數位防疫、智慧醫療」,結合資通產業在全球各地大放異彩,而在當前的大環境之下,臺灣健康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應利用臺灣資通與醫療人才優勢、借重AI科技結合智慧醫療,有效提升健康醫療的品質效益

施振榮指出,智慧醫療作爲臺灣轉型升級的下一個方向,諾華扮演重要的角色輔導宏碁「AI輔助診斷軟體」經過3年多,取得智慧醫材許可證,並提到以臺灣健保的制度,老百姓被照顧得很好,因此這套軟體的使命就是要讓醫生在睡覺的時候也能爲人類做出貢獻。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表示,這套「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預計明年商轉,目前將持續由臺大醫院來累積數據資料,並有計劃向美國FDA申請認證,但是時間還沒有詳細進展,至於海外其它國家則是要一步一步慢慢來規劃。

根據統計,糖尿病人失明率爲一般人的25倍,而且在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90%,因此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越高,然而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毫無症狀,病患檢測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導致臺灣一直處於低篩檢率。

▲宏碁前瞻技術總處長許銀雄。(圖/記者姚惠茹攝)

宏碁前瞻技術總處長許銀雄表示,「AI輔助診斷軟體」應用宏碁先進的AI技術、臺大醫院的醫療專業臨牀試驗的重要貢獻,以及臺灣諾華在臨牀試驗設計上的顧問諮詢,可檢測糖尿病病患視網膜病變情況,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結合硬體整合成邊緣裝置,無須網路即可進行篩檢判讀。

許銀雄指出,網膜病變情況,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結合硬體整合成邊緣裝置,無須網路即可進行篩檢判讀,透過蒐集國外EyePACS平臺臨牀及國內臺大醫院臨牀共數萬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底照片資料,使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AI模型,並將其產品化

許銀雄說明,這次與臺灣諾華共同設計臨牀試驗,經由TFDA長達一年細心專案輔導,提供專業法規意見、深入溝通並嚴格審查,成爲從臺灣首張在地出發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同時也顯示出TFDA對於臺灣醫療環境及智慧醫材的重視,最後委由臺大醫院執行臨牀試驗。

許銀雄補充,臨牀試驗結果已接近視網膜專科醫師判讀準確度,是否轉診眼科的敏感度已達95%,並經TFDA認證爲第二級醫療器材軟體,更是首次打破傳統模式,從臺灣出發取證的眼科智慧醫材,可有效輔助醫師找出潛在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效果。

許銀雄強調,這次臺灣科技大廠與醫療產業的跨界合作,實現AI醫療落地願景,協助專業醫護人員及早辨別、診斷與控制疾病,同時解決醫療長期承擔的問題,包含醫療人才短缺、資源應用率,並有效降低後續治療負擔與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