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溪滯洪池防洪 觀光也行

竹市何姓溪滯洪池旁留有日據時使用古輕便車市府後續將打造環池的古輕便車道。(羅浚濱攝)

新竹市何姓溪滯洪池旁在清朝設有「竹塹海關支署」,左爲日據時使用古輕便車。(羅浚濱攝)

斥資1.7億元的新竹市何姓溪滯洪池,11日在副市長沈慧虹打開水閘門地方入士見證下正式啓用,有助康樂裡免於水患。市府將持續規畫環池古輕便車道,打造兼具防洪生態觀光功能環境教育場域

竹市工務處指出,何姓溪集水區接近頭前溪河口,排水出口處受頭前溪外水位升高關閉閘門影響颱風豪雨時,內水不易排出,易造成何姓溪中、下游低漥地區淹水,以康樂裡積淹水尤爲嚴重,水利署二河局代辦滯洪池工程,去年2月開工,12月竣工。

沈慧虹表示,何姓溪滯洪池有2.3萬立方公尺滯洪量,相當於24座標準游泳池,是新竹市近年最大的水利建設,裝設有水情監視系統,將可保護周邊6公頃上千里民免於淹水之苦。

二河局局長人傑說,林智堅市長很關心何姓溪低窪地區淹水問題,積極共商改善計劃,很高興能共同解決社區民衆的水患問題。

清朝時當地設有驛站和「竹塹港海關支署」,並留有日據時使用的古輕便車。工務處長吳堂安指將持續進行何姓溪滯洪池生態步道水環境改善計劃,配合社區的地景地物,打造環池的古輕便車道,使滯洪池同時具有防洪、生態與觀光功能,成爲重要環境教育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