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危機的歷史掠影籠罩臺海

(圖/達志影像)

1970年我在紐約大學醫學中心任研究學者,我的主任魯斯克醫師(H.Rusk.MD)送我他的新着《待濟之世》(A World to Care for)。他還說了一段10年前古巴核武危機的軼事,1962年10月一個早上,他突接到甘迺迪總統電話,希望他能抽空到白宮一晤,他一直是甘迺迪家族顧問醫師。總統問他,世界很可能即將發生核戰,我們如何面對?他答,當然繼續溝通,我方的「答覆」要清晰且合理,避免激怒對方。其次雙方應「求同」。今後有什麼可「求同」?或許有2M─Medicine and Music醫學與音樂,是可相通的。那就先從美蘇醫療合作開始。

魯斯克醫師專程到莫斯科,與當地醫界朋友組醫師反核和平聯盟。另外白宮有了小型美蘇人工心臟研發合作,強調人類的「心」,全然相同。每件世界大事,必然是衆多個人的普通思維所匯成,因此,每個人都要心存「待濟之世」,不可輕看自己而輕言放棄。還有,切記世局最壞的方向是邁向戰爭滅亡;最好的方向是朝向和平繁榮。醫學救一人多不易,戰爭殺萬人只瞬間。

前參議院外委會主席邱池是提出《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重要推手,美國國會爲紀念他的卓越貢獻,通過特命名他家鄉最美山川風景區,爲「the Frank Church River of no Return」,蘊有「大江東去不復返」的歷史意涵。

邱池當年最顧慮的事,是美國若能堅守立國原則,將對世界和平繁榮做出貢獻。反之,則將爲禍全球。他深憂懸慮的,是美國全無監控的私有軍火企業。他的憂慮,不幸言中。國內槍殺案確實遽增。2020年美國死於槍擊有45222人,衆多無辜的傷亡,終於換得30年來首次國會通過了槍枝控制新法。然而,軍火在國際氾濫,就無法管制。當年邱池認爲美國政治領袖常有妄想症,誤以爲美國是國際「警察」,且認爲美國具有強大軍火才能導致世界和平,事實則剛好相反。

在《臺灣關係法》履行42年後,美國國會另提出了《臺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這新方案是否能如42年前的《臺灣關係法》會維護臺灣安全?此草案,最明顯的是明訂每年美國供應臺灣軍火值65億美元,約2000億元臺幣。此一項,對中國而言,就如同美國視當年蘇聯欲將飛彈放置於古巴,顯然1962年美蘇核武危機的歷史掠影,依然籠罩臺海。

在臺灣有諸多朝野人士,都興奮這是美國的「護臺」表現,而不知這可能是禍不是福?此法案.很顯然美國軍火企業是直接受惠者,而非臺灣人民。

《臺灣關係法》和新的《臺灣政策法》,前者已導致幾近半世紀的和平,後者卻顯然將引發戰火。我們應認真思考:

一、中美領袖剛進行過拜習會面,今後兩大國仍會是分分合合。職故,臺灣再也不能只當「棋子」,而應勇敢做「棋手」,且是高智慧的棋手。在中美之爭中,宜思考朝向「親中親美」,才能左右逢源。應避開最危險的「親美抗中」路線。因爲大陸僅一水之隔,美國則在數萬裡之遙。「遠水不救近火也」。

二、如美國國會要訂定《臺灣政策法》,事關2300萬人的命運,怎麼可以沒有臺灣的聲音?應要求在臺灣辦公聽會。

三、《臺灣政策法》既然提出歷史文化,很值得用以結束國共40年的內戰,如同美國南北內戰是由「雙方和談」結束。

最後,重中之重的是,若臺灣不幸成了美國希望的大「軍火庫」,則和平遠去,大戰將近矣。而核武危機的歷史掠影,籠罩在臺海天際。

(作者爲前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