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藥業前總裁被查,涉貪污受賄、職務侵佔等罪,背後牽扯輝瑞製藥、高瓴資本

紅星資本局5月4日消息,4月29日晚間,海正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前總裁李琰目前正在接受相關部門調查。

公告顯示,近日,海正藥業收到台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函告,公司前董事、前總裁李琰2019年至2022年期間在公司代理業務中涉嫌貪污罪、職務侵佔罪、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過程中。

在最新公告中,海正藥業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各項業務穩步推進,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未受到影響。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情況,並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市藥企前總裁接受調查

據公開資料,李琰,男,1976年8月出生,碩士。曾任西格瑪奧德里奇(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業務發展總監,方源資本副總裁,工銀國際融通資本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吉林省博大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2019年1月起,擔任海正藥業總裁。

2023年4月5日,李琰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另據財報披露,2022年度,李琰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爲268.33萬元。

在李琰任職期間,海正藥業主要的代理業務發生在子公司瀚暉製藥。

瀚暉製藥的前身是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由海正藥業與輝瑞製藥有限公司於2012年9月共同出資組建。由於海正藥業與輝瑞在某些產品供貨上產生摩擦,在海正輝瑞業績連續沒有起色後,2017年11月,海正藥業發佈公告由高瓴資本接手輝瑞部分退出的股份。2018年6月,海正輝瑞正式更名爲瀚暉製藥。輝瑞退出後,仍與瀚暉製藥保持合作關係。

高瓴資本接手以來,瀚暉製藥的業績基本保持緩步增長。

海正藥業橫跨醫藥工業、商業等板塊,瀚暉製藥在其中盈利能力最強,對公司業績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輝瑞退出後,瀚暉製藥面臨重新調整戰略方向的問題。

海正藥業的財報曾介紹,瀚暉製藥的推廣服務收入來自自營推廣和代理推廣兩種,後者由公司委託第三方推廣服務商開展,包括復旦張江、諾華、再鼎醫藥等。

2023年業績轉虧

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

公開資料顯示,海正醫藥始創於1956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成爲一家集研產銷全價值鏈、原料藥與製劑一體化、多地域發展的綜合性製藥企業,公司銷售業務覆蓋醫藥製劑-自營業務、醫藥製劑-渠道及創新業務、醫藥製劑-招商代理業務、醫藥經銷業務、醫藥-原料藥業務、動物藥業務、新興業務。

4月29日,海正藥業還發布了2023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度報告。

其中,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103.73億元,同比減少13.82%;歸母淨虧損9317.13萬元,由盈轉虧,同比下降119.06%。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7.27億元,同比減少11%;歸母淨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6.99%。

另據海正藥業同日公告,公司董事會於4月26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蔣靈被聘任爲公司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

該公司董事會還同意全資子公司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0萬元,用於支持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正藥業股東總戶數爲6.14萬戶。

編輯 肖子琦 綜合自中國基金報、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