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超級財報周 大咖潑冷水

海運大咖前瞻後市

全球海運業超級財報周登場,馬士基、達飛、ONE等排名前六大航商,陸續公佈第二季息稅折舊攤銷前盈餘(EBITDA)或淨利,但呈現年、季雙減,年減幅高達7~9成,排名第十的以星甚至開出第一槍,繼首季虧損後,預測今年全年可能轉虧,將在15日以前掀牌的貨櫃三雄,也引發投資圈多空論戰。

海運二哥馬士基對後市的預測受關注,有三大重點:一、下修全球貨櫃貿易量萎縮最多達4%,預期庫存調整延到年底;二、第一季獲利可能是全年最好的一季,下半年挑戰仍多;三、馬士基上調全年EBITDA的低標,可望靠削減成本減輕不景氣衝擊。

謝志堅等業界大老與貨代業者,聚焦成本管控是海運業今年重點。首季船公司有高價舊長約護身,認同馬士基首季可能是全年最好的一季說法,但5月起新長約運價減幅約7成上下,且現貨運價低迷,第二季恐怕最不好,只要第二季有辦法拚「盈」面,上半年起頭過關,全年身就過。

理由是,目前美國線第三季貨量比上半年好,加上運價漲,第四季貨量也可能比去年同期好,至於運價走勢要看航商控艙成效,一般認爲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估,上半年進口櫃量年減22%,7、8月漸有起色,較去年同期減少不到7%,10月年減1%,11月首度看增5.6%。

目前海運業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爲目前美國線訂艙不錯,8月15日計劃再漲一波,每40呎櫃漲幅預計400美元上下;另一派認爲縮艙接近緊繃,貨量有比較好但不如預期,再喊漲有點虛,船貨雙方拉扯,航商彼此諜對諜。

儘管第二季營運居弱勢,但航商仙拚仙各顯神通,包括賣船、利息收入等挹注都有可能翻盤,長榮、陽明、萬海滿手現金,首季光是利息收入貢獻就分別約35億元、31億元及12億元。

長榮首季獲利50.43億元,每股賺2.38元,第二季營收673.84億元,季增0.83%、年減61.49%;陽明首季獲利34.01億元,每股賺0.97元,第二季營收350.47億元,季減5.16%、年減67.98%;萬海首季虧損21.18億元,每股虧0.75元,第二季營收244.7億元,季減4.26%、年減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