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明登場 首要特點「呈現疫後交流新常態」

海峽論壇今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陳冠宇攝)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16日將於廈門登場,今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介紹稱,「呈現疫後交流新常態」是本屆論壇的首要特點,其次是福馬共同家園、廈金共同發展區等融合發展。此外,論壇將向臺灣青年提供1200多個就業職位、1000多個實習職位。

作爲疫情後的首屆海峽論壇,今年的舉辦規模備受關注。除了論壇大會於17日召開,尚有周邊配套活動51場;包括基層交流12場、青年交流8場、文化交流8場、經濟交流9場,另有設區市同期舉辦的14場活動。

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福建省臺港澳辦副主任陳志勇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本屆論壇第一項特點是「呈現疫後交流新常態」,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聚焦兩岸基層民衆主體需求,讓兩岸基層各行業、各領域同胞暢敘情誼、暢談合作,爲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凝心聚力。

另一特點是「展現融合發展新成果」,將繼續圍繞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並圍繞「小四通」、「新四通」議題,舉辦「建設廈金共同生活圈」論壇等,推進福馬共同家園、廈金共同發展區、平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建設等。另有多場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岸心靈契合。

此外,青年發展也是本次論壇重點,陳志勇說,將向臺灣青年提供1200多個就業職位、1000多個實習實訓職位,發佈更多惠及臺灣青年的政策舉措,爲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話鋒一轉,陳志勇強調,民進黨當局一再阻擾、公然恐嚇參與籌辦和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民間團體和臺灣民衆,製造「綠色恐怖」。他稱,本屆海峽論壇的舉辦,得到臺灣民間團體、各屆民衆踊躍響應,充分表明順民意、得民心的事, 「民進黨當局是阻擾打壓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