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兩岸日常用語的差異化(洛杉基)
前總統馬英九到湖南尋親祭祖,他拿了一本兩岸學者合編的「中華語文大辭典」送給了湖南大學作爲伴手禮。(藍孝威攝)
近日馬英九到湖南尋親祭祖,與當地政府進行文化交流。他拿了一本兩岸學者合編的「中華語文大辭典」送給了湖南大學作爲伴手禮。這本厚重的辭典,不僅是爲了能完整保存中華文化的美麗優雅詞句,也可用來修補兩岸因長久分離所造成的詞句差異。
這個甚少引人注意的舉動,其實意義重大。
兩岸分隔了70年,一邊使用簡體字,一邊持續使用繁體字(正體字)。從小學習簡體字的大陸年輕世代,因爲看不懂許多繁體字,因此,博物館裡許多歷史文獻書畫都使用繁體字,所以許多內容讓他們無法理解。而從小學習繁體字的臺灣年輕世代,讀大陸出版的書籍、網路文學創作、收看大陸製作的電視節目,也同樣的因爲都是簡體字,讓他們一知半解,甚至鬧了許多笑話。
我身邊就曾發生過許多這類趣事。
有位鄰居告訴我,她最近看了大陸一個優良節目叫「百家耕耘」很好看,叫我一定要看。我在YouTube上搜尋了半天,看不到這個節目,倒是搜索到了「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原來,她把「講壇」這兩個簡體字,看成了「耕耘」了!
另一位喜歡音樂的朋友,開始接觸大陸歌手創作的歌,她十分喜歡,覺得已經超越了早年臺灣流行音樂的創作水平。不過她最近抱怨大陸的歌雖然好聽,但是歌詞太不文雅。我問她是哪首歌,她說是《成都》這首風靡兩岸的歌,趙雷作曲,費玉清也曾翻唱過。我很納悶哪句話讓她感到粗俗,她說那句「你會挽着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襠」,實在太不像話了!
我聽完了忍俊不住,大笑了好幾分鐘停不下來。原來她說的「褲襠」其實是「褲兜」,「褲兜」這是大陸人的習慣用語,臺灣人習慣稱之爲「褲袋」,因爲很少聽到,就誤以爲是褲襠了!
其他諸如對岸常用的「地鐵」、「刷屏」、「拉黑」、「公衆號」......等,則對應與臺灣人常用的「捷運」、「灌爆」、「封鎖」、「官網」......等。對於常往來兩岸的臺商與大陸游客而言,常會脫口而出他們常用的詞句,讓對方乍聽之下,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因此,要磨合兩岸的詞句差距,爲兩岸終極統一做好準備,實在有必要出版「兩岸常用詞句對照表」來方便兩岸人民,更應該慎重考慮,簡體字與繁體字是否應該合而爲一。
早年用筆書寫繁體字十分費時,所以改用簡體字;但是如今所有的手機或電腦輸入,都是使用拼音或注音,因此無論簡體字或繁體字,輸入完全相同,只是手機或電腦所呈現出來文體不同而已。
身爲IT業的老兵,我個人認爲,如果書寫用簡體,書籍印刷及電腦輸入輸出採用繁體字,其實是個融合兩岸文字的一個最簡便又科學的方式。
(作者爲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